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1.2.1 Mn_3O_4纳米材料概述 | 第10-12页 |
1.2.2 中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 第12-13页 |
1.2.3 三维有序大孔材料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3DOM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15-23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5-16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16-19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9-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中空Fe_3O_4-Mn的制备及表征 | 第23-35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5页 |
3.2.2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3.3 材料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3.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6-30页 |
3.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30-33页 |
3.3.3 X射线光谱仪(EDX)测定 | 第33-34页 |
3.3.4 比表面积(BET)测定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中空Fe_3O_4-Mn去除水中六价铬的研究 | 第35-43页 |
4.1 前言 | 第35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4.2.2 实验内容 | 第36页 |
4.3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6-41页 |
4.3.1 置换前后吸附效果对比 | 第36-37页 |
4.3.2 两种Fe_3O_4-Mn吸附效果对比 | 第37-38页 |
4.3.3 Fe_3O_4-Mn对不同浓度六价铬的吸附研究 | 第38-39页 |
4.3.4 温度对Fe_3O_4-Mn吸附六价铬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5 pH对Fe_3O_4-Mn吸附六价铬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中空Fe_3O_4-Mn催化H_2O_2氧化降解苯酚废水 | 第43-51页 |
5.1 前言 | 第4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3页 |
5.2.1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 第43页 |
5.2.2 催化过氧化氢反应 | 第4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5.3.1 置换前后材料催化效果比较 | 第43-44页 |
5.3.2 单独吸附、催化、H_2O_2效果比较 | 第44-45页 |
5.3.3 催化剂投加量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 第45页 |
5.3.4 体系pH值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5.3.5 体系温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5.3.6 H_2O_2用量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 第47页 |
5.3.7 Fe_3O_4-Mn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7-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