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记分卡理论的医药企业价值评估--以恩华药业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以及方法的研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外关于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研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19页 |
2.1 企业价值评估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1.1 企业价值的内涵 | 第13-14页 |
2.2 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方法 | 第14-17页 |
2.2.1 折现现金流量法 | 第14-15页 |
2.2.2 经济增加值法 | 第15页 |
2.2.3 相对价值比较法 | 第15-16页 |
2.2.4 实物期权定价法 | 第16-17页 |
2.3 智力资本与平衡记分卡理论 | 第17-18页 |
2.4 AHP层次分析法理论 | 第18-19页 |
3 案例公司SWOT分析 | 第19-24页 |
3.1 优势分析 | 第19-21页 |
3.1.1 行业领先地位 | 第19页 |
3.1.2 技术与研发能力领先 | 第19-20页 |
3.1.3 在行业内拥有完整的生产与营销渠道 | 第20-21页 |
3.2 劣势分析 | 第21页 |
3.2.1 产品招标风险 | 第21页 |
3.2.2 募投研发项目实施风险 | 第21页 |
3.2.3 人才缺乏风险 | 第21页 |
3.2.4 环保风险 | 第21页 |
3.3 机会分析 | 第21-23页 |
3.3.1 高新技术行业 | 第21-22页 |
3.3.2 进入壁垒较高 | 第22页 |
3.3.3 市场潜力巨大 | 第22-23页 |
3.4 威胁分析 | 第23-24页 |
3.4.1 研发风险较高 | 第23页 |
3.4.2 面临行业洗牌 | 第23-24页 |
4 基于现金流折现模型的恩华药业价值计算 | 第24-36页 |
4.1 自由现金流计算 | 第24-32页 |
4.1.1 营业收入的估算 | 第25-26页 |
4.1.2 .营业成本的估算 | 第26-27页 |
4.1.3 税金及附加估算 | 第27-28页 |
4.1.4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估算 | 第28-29页 |
4.1.5 所得税率的估算 | 第29页 |
4.1.6 折旧与摊销估算 | 第29页 |
4.1.7 资本支出估算 | 第29-30页 |
4.1.8 营运资本增加额预测 | 第30-31页 |
4.1.9 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预测 | 第31-32页 |
4.2 资本成本的计算 | 第32-34页 |
4.2.1 债务资本成本的估算 | 第32页 |
4.2.2 权益资本成本的估算 | 第32-33页 |
4.2.3 WACC的计算 | 第33-34页 |
4.3 价值评估结果 | 第34-36页 |
5 恩华药业企业修正价值的计算 | 第36-53页 |
5.1 修正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 第36页 |
5.2 财务以及非财务指标选取 | 第36-39页 |
5.2.1 财务因素 | 第36-37页 |
5.2.2 顾客因素 | 第37-38页 |
5.2.3 内部流程因素 | 第38页 |
5.2.4 学习与成长因素 | 第38-39页 |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修正系数 | 第39-43页 |
5.3.1 计算各指标相对权重 | 第39-40页 |
5.3.2 设置各指标评分标准 | 第40-42页 |
5.3.3 计算模型修正系数 | 第42-43页 |
5.4 恩华药业经修正企业价值计算 | 第43-53页 |
5.4.1 计算恩华药业评估指标相对权重 | 第43-48页 |
5.4.2 计算恩华药业各指标评分 | 第48-50页 |
5.4.3 修正后的企业价值评估结果 | 第50-52页 |
5.4.4 经过修正的评估结果评价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6页 |
6.1 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评估方法的优点 | 第53-54页 |
6.1.1 较传统评估方法而言更具有准确性 | 第53-54页 |
6.1.2 较传统评估方法而言更具有灵活性 | 第54页 |
6.2 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评估方法的不足之处 | 第54-56页 |
6.2.1 指标构建时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 第54页 |
6.2.2 各指标评分时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