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二) 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一) 中小企业 | 第17页 |
(二) 企业融资 | 第17页 |
(三) 担保机构 | 第17-1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合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41页 |
一、合肥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一) 合肥市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二) 合肥市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第22-25页 |
二、合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现状 | 第25-34页 |
(一) 合肥市融资担保行业的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二) 合肥市融资担保行业面临的风险 | 第28-34页 |
三、合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存在的问题 | 第34-41页 |
(一) 担保行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二) 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三) 政府对担保行业的引导问题 | 第39-40页 |
(四) 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经验借鉴 | 第41-46页 |
一、美国融资担保体系 | 第41-42页 |
(一)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 | 第41页 |
(二) 合理的担保制度 | 第41-42页 |
二、日本融资担保体系 | 第42-44页 |
(一) 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协会 | 第42-43页 |
(二) 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 | 第43页 |
(三) 科学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 第43-44页 |
三、国内主流融资担保体系 | 第44-46页 |
(一) “投保联动”模式 | 第44页 |
(二) “西担”模式 | 第44-46页 |
第五章 解决合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的措施 | 第46-55页 |
一、担保行业内部 | 第46-50页 |
(一) 完善公司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 第46-47页 |
(二) 完善再担保体系的建设 | 第47页 |
(三) 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 第47-50页 |
(四) 提高员工业务能力 | 第50页 |
二、担保机构与银行 | 第50-51页 |
(一) 大力推进银担合作 | 第50-51页 |
(二) 强化中长期贷款规模的管理 | 第51页 |
三、担保机构与政府 | 第51-53页 |
(一) 对担保行业的适度管制 | 第51-53页 |
(二) 以政策性担保为主,民营担保为辅 | 第53页 |
四、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 | 第53-54页 |
五、完善外部环境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