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选择 | 第11-25页 |
1.1 铁氧化物的概述 | 第11-12页 |
1.2 α-Fe_2O_3的制备 | 第12-16页 |
1.2.1 溶胶-凝胶法 | 第12-13页 |
1.2.2 水热/溶剂热法 | 第13-14页 |
1.2.3 沉淀法 | 第14页 |
1.2.4 微乳液法 | 第14-15页 |
1.2.5 热分解法 | 第15页 |
1.2.6 其他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1.3 形貌控制 | 第16-20页 |
1.3.1 零维 α-Fe_2O_3材料 | 第16-17页 |
1.3.2 一维 α-Fe_2O_3材料 | 第17-18页 |
1.3.3 二维 α-Fe_2O_3材料 | 第18页 |
1.3.4 三维 α-Fe_2O_3材料 | 第18-20页 |
1.4 α-Fe_2O_3的应用 | 第20-23页 |
1.4.1 催化领域 | 第20页 |
1.4.2 吸附领域 | 第20-21页 |
1.4.3 传感材料 | 第21页 |
1.4.4 电极材料 | 第21-22页 |
1.4.5 磁性材料 | 第22-23页 |
1.4.6 生物医学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 第23页 |
1.5 课题的选择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5-26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2.2 表征手段 | 第26-28页 |
2.2.1 XRD物相分析 | 第26-27页 |
2.2.2 热重(TG)分析 | 第27页 |
2.2.3 N_2吸附分析 | 第27页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28页 |
2.2.5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分析 | 第28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2.3.1 FeCl_3·6H_2O-PO-H_2O体系中 α-Fe_2O_3的控制合成 | 第28页 |
2.3.2 FeCl_3·6H_2O-PO-Cn H_(2n+1)NH_2-H_2O体系中 α-Fe_2O_3的控制合成 | 第28-31页 |
第三章 FeCl_3·6H_2O-PO-H_2O体系中 α-Fe_2O_3的控制合成 | 第31-53页 |
3.1 合成 α-Fe_2O_3的结构表征 | 第31-34页 |
3.1.1 XRD物相分析 | 第31-32页 |
3.1.2 SEM分析 | 第32页 |
3.1.3 EDX分析 | 第32-33页 |
3.1.4 N_2吸附分析 | 第33页 |
3.1.5 TG分析 | 第33-34页 |
3.2 合成参数调节对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34-40页 |
3.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3 不同铁盐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4 PO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5 H_2O/FeCl_3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溶剂极性的影响 | 第40-49页 |
3.3.1 CH_3OH/H_2O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2 C_2H_5OH/H_2O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3 C_3H_7OH/H_2O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4 C_4H_9OH/H_2O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5 CH_3NO/H_2O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6 C_3H_7NO/H_2O的影响 | 第47-49页 |
3.4 α-Fe_2O_3形成机理的初步分析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FeCl_3·6H_2O-PO-Cn H_(2n+1)NH_2-H_2O体系中 α-Fe_2O_3的控制合成 | 第53-75页 |
4.1 合成 α-Fe_2O_3的结构表征 | 第53-56页 |
4.1.1 XRD物相分析 | 第53-54页 |
4.1.2 SEM分析 | 第54页 |
4.1.3 EDX分析 | 第54-55页 |
4.1.4 N2吸附分析 | 第55页 |
4.1.5 TG分析 | 第55-56页 |
4.2 合成参数调节对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56-66页 |
4.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4.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3 不同铁盐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4 PO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5 H_2O/FeCl_3的影响 | 第61-62页 |
4.2.6 C12H_25NH_2/FeCl_3的影响 | 第62-64页 |
4.2.7 伯胺烷基链长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4.3 溶剂极性的影响 | 第66-73页 |
4.3.1 CH_3OH/H_2O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2 C_2H_5OH/H_2O的影响 | 第67-69页 |
4.3.3 CH_3NO/H_2O的影响 | 第69-70页 |
4.3.4 C_3H_7NO/H_2O的影响 | 第70-73页 |
4.4 α-Fe_2O_3形成机理的初步分析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9页 |
5.1 结论 | 第75-77页 |
5.2 展望 | 第77-79页 |
5.2.1 存在的问题 | 第77页 |
5.2.2 后续拓展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