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济南市工伤预防机制建设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创新点第19-2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阐释第20-2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1 工伤第20页
        2.1.2 工伤保险第20页
        2.1.3 工伤预防第20-21页
        2.1.4 工伤预防机制第21页
    2.2 工伤预防的相关理论第21-22页
        2.2.1 海因里希法则第21-22页
        2.2.2 公共产品理论第22页
        2.2.3 安全经济学理论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济南市工伤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32页
    3.1 济南市工伤预防机制运行情况第23-26页
        3.1.1 工伤保险运行情况第23-24页
        3.1.2 工伤预防实施情况第24-26页
    3.2 济南市工伤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3.2.1 相关配套法规不完善第26-27页
        3.2.2 费率机制不合理第27-28页
        3.2.3 监管、评估机制不明确第28-29页
        3.2.4 覆盖人群不全面第29页
    3.3 济南市工伤预防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1页
        3.3.1 起步较晚,法律保障不充分第29-30页
        3.3.2 职能交叉,协调机制不完善第30页
        3.3.3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认识不充分第30-31页
        3.3.4 科学化的预防手段和设施不健全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国内外工伤预防机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第32-41页
    4.1 国内工伤预防实践第32-34页
        4.1.1 大连工伤预防机制第32-33页
        4.1.2 深圳工伤预防机制第33-34页
    4.2 国外工伤预防实践第34-37页
        4.2.1 德国工伤预防机制第34-35页
        4.2.2 美国工伤预防机制第35-36页
        4.2.3 日本工伤预防机制第36-37页
    4.3 国内外经验与启示第37-40页
        4.3.1 加强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工伤预防意识第37-38页
        4.3.2 做好评估,及时反馈调整第38-39页
        4.3.3 立法为先,为工伤预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第39页
        4.3.4 分工协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第39页
        4.3.5 完善费率机制,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济南市工伤预防机制的完善策略第41-49页
    5.1 加强立法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第41-43页
        5.1.1 通过立法确立工伤预防的地位第41页
        5.1.2 明确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和支出第41-42页
        5.1.3 通过立法确立奖惩机制第42-43页
    5.2 科学调整费率,发挥费率的杠杆作用第43-44页
        5.2.1 确立科学的差别费率标准第43页
        5.2.2 提高高危行业费率基数第43页
        5.2.3 建立合理的浮动费率机制第43-44页
    5.3 明确责任,规范管理机构设置第44-45页
        5.3.1 理顺各部门权责关系第44页
        5.3.2 加强合作,多方参与第44-45页
        5.3.3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第45页
        5.3.4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第45页
    5.4 做好宣传,调动用人单位、劳动者的热情第45-47页
        5.4.1 加大宣传力度第46页
        5.4.2 延伸宣传深度第46页
        5.4.3 创新宣传手段第46-47页
    5.5 加强人才建设,创新和完善工伤预防理念及配套设施第47-48页
        5.5.1 加强工伤预防人才建设第47页
        5.5.2 用科学化的手段进行工伤预防分析第47-48页
        5.5.3 完善工伤预防配套设施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49-50页
    6.1 研究结论第49页
    6.2 研究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险公司长寿风险的自然对冲策略研究
下一篇:全面二孩政策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