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三)基础理论 | 第16-17页 |
| 1.政府职能理论 | 第16页 |
| 2.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17页 |
| 3.公共治理理论 | 第17页 |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五)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 二、农村人居环境与政府职能概述 | 第19-23页 |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 1.农村人居环境概念界定 | 第19页 |
| 2.政府职能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职能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1.制定政策 | 第21页 |
| 2.推动实施 | 第21-22页 |
| 3.投入资金 | 第22页 |
| 4.引导调动 | 第22页 |
| 5.监督考核 | 第22-23页 |
| 三、新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职能履行现状 | 第23-31页 |
| (一)新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职能取得的成效 | 第23-28页 |
| 1.制定相关政策 | 第23-25页 |
| 2.实施“五大工程” | 第25-26页 |
| 3.投入财政资金 | 第26-27页 |
| 4.引导群众参与 | 第27页 |
| 5.建立考核制度 | 第27-28页 |
| (二)新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 1.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 第28-29页 |
| 2.部门协调配合不足 | 第29页 |
| 3.资金投入不够 | 第29-30页 |
| 4.缺乏对社会力量引导 | 第30-31页 |
| 四、新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履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 (一)政策的执行力不足 | 第31-32页 |
| 1.政策缺乏调研不接地气 | 第31页 |
| 2.县域农村规划面临客观困难 | 第31-32页 |
| (二)缺乏合作机制 | 第32-33页 |
| 1.相关部门职能交叉分工不明 | 第32页 |
| 2.缺乏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 | 第32-33页 |
| (三)资金来源单一 | 第33-34页 |
| 1.资金来源单一 | 第33页 |
| 2.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第33-34页 |
| (四)参与机制不健全 | 第34-36页 |
|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第34-35页 |
| 2.市场参与机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 五、新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职能完善建议 | 第36-42页 |
| (一)坚持规划先行,做好政策制定 | 第36-37页 |
| 1.科学编制相关规划 | 第36页 |
| 2.提高政策可操作性 | 第36-37页 |
| (二)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合作机制 | 第37-38页 |
| 1.加强监督考核 | 第37-38页 |
| 2.建立合作机制 | 第38页 |
| (三)扩展融资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 第38-40页 |
| 1.强化资金政策支持 | 第38页 |
| 2.扩展资金来源渠道 | 第38-39页 |
|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第39页 |
| 4.降低建设运维成本 | 第39-40页 |
| (四)发挥村民主体,完善参与机制 | 第40-42页 |
| 1.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 第40-41页 |
| 2.完善市场参与机制 | 第41-42页 |
| 六、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