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超密集网络大规模MIMO系统能量效率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基础知识第16-26页
    2.1 超密集网络第16-20页
        2.1.1 定义第16-17页
        2.1.2 基本特征第17页
        2.1.3 系统建模第17-19页
        2.1.4 常用性能指标第19-20页
    2.2 大规模MIMO第20-24页
        2.2.1 定义及系统模型第20-21页
        2.2.2 传输协议第21-22页
        2.2.3 信号模型第22-24页
    2.3 能量效率第24-25页
        2.3.1 定义第24-25页
        2.3.2 功耗模型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超密集异构网络能量效率第26-33页
    3.1 系统模型第26-27页
        3.1.1 蜂窝网络模型第26页
        3.1.2 信道模型第26-27页
        3.1.3 功耗模型第27页
    3.2 能量效率分析第27-30页
        3.2.1 最低可达数据速率第27-29页
        3.2.2 最低可达吞吐量第29页
        3.2.3 网络能量效率第29-30页
    3.3 仿真及数值分析第30-32页
        3.3.1 仿真参数第30-31页
        3.3.2 仿真分析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多用户MIMO能量效率第33-48页
    4.1 系统模型第33-35页
        4.1.1 信道模型第33-34页
        4.1.2 链路速率及传输功耗第34-35页
    4.2 电路功耗模型第35-38页
        4.2.1 收发机链功耗第36页
        4.2.2 信道估计功耗第36-37页
        4.2.3 编解码功耗第37页
        4.2.4 回程功耗第37页
        4.2.5 线性处理功耗第37-38页
    4.3 能量效率优化分析第38-43页
        4.3.1 能量效率最大化第38-39页
        4.3.2 最优用户数第39-40页
        4.3.3 最优基站天线数第40-41页
        4.3.4 最优发送功率第41-42页
        4.3.5 联合全局最优第42-43页
    4.4 仿真与数值分析第43-47页
        4.4.1 最大化能量效率(ZF)第43-45页
        4.4.2 不同信号处理方案能量效率比较第45-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大规模MIMO超密集网络能量效率第48-61页
    5.1 系统模型第48-51页
        5.1.1 随机几何建模第48页
        5.1.2 信道模型第48-49页
        5.1.3 功率控制第49-50页
        5.1.4 收发机硬件失真第50页
        5.1.5 导频污染第50-51页
    5.2 平均频谱效率第51-52页
        5.2.1 用户遍历容量第51页
        5.2.2 用户平均频谱效率第51-52页
    5.3 能量效率优化分析第52-56页
        5.3.1 系统功耗模型第52-53页
        5.3.2 能量效率最大化第53页
        5.3.3 最优导频复用因子第53-54页
        5.3.4 最优基站密度和发射功率第54页
        5.3.5 最优基站天线数和单小区用户数第54-56页
    5.4 仿真与数值分析第56-60页
        5.4.1 最大化能量效率第56-58页
        5.4.2 收发机硬件失真影响第58-59页
        5.4.3 固定用户密度第59-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全文总结第61-62页
    6.2 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适应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SB3500的TD-LTE小区搜索算法并行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