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私有化退市动因 | 第10-12页 |
1.2.1.1 股票价值低估假说 | 第10页 |
1.2.1.2 自由现金流假说 | 第10-11页 |
1.2.1.3 控制权假说 | 第11页 |
1.2.1.4 税收假说 | 第11-12页 |
1.2.1.5 交易成本假说 | 第12页 |
1.2.2 借壳上市 | 第12-13页 |
1.2.2.1 借壳上市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2.2.2 借壳上市效果研究 | 第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案例介绍 | 第17-25页 |
2.1 中概股私有化浪潮 | 第17-18页 |
2.2 分众传媒公司介绍 | 第18-19页 |
2.2.1 基本情况 | 第18页 |
2.2.2 历史沿革 | 第18-19页 |
2.3 分众传媒私有化退市 | 第19-23页 |
2.3.1 分众传媒海外上市架构 | 第19-21页 |
2.3.2 分众传媒私有化退市过程 | 第21-22页 |
2.3.3 分众传媒拆除VIE架构过程 | 第22-23页 |
2.4 分众传媒借壳回归 | 第23-25页 |
3 分众传媒私有化退市动因分析 | 第25-33页 |
3.1 公司市值被严重低估 | 第25-26页 |
3.1.1 分众传媒的股票价格分析 | 第25-26页 |
3.1.2 分众传媒市值估值分析 | 第26页 |
3.2 减少自由现金流,降低代理成本 | 第26-28页 |
3.3 经营战略需要集中决策 | 第28-29页 |
3.4 节省税金 | 第29-30页 |
3.5 上市成本较高 | 第30-31页 |
3.6 退市动因总结分析 | 第31-33页 |
4 分众传媒回归A股效果分析 | 第33-45页 |
4.1 分众传媒借壳上市效应分析 | 第33-41页 |
4.1.1 事件研究法 | 第33页 |
4.1.2 事件日和事件窗口的确定 | 第33-34页 |
4.1.3 正常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的计算 | 第34-35页 |
4.1.4 以借壳重组对外公告日作为事件日的效果分析 | 第35-37页 |
4.1.5 以借壳重组证监会通过日作为事件日的效果分析 | 第37-39页 |
4.1.6 事件影响的检验 | 第39-41页 |
4.2 分众传媒借壳上市后绩效评价 | 第41-45页 |
4.2.1 偿债能力分析 | 第41-42页 |
4.2.2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2-43页 |
4.2.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43-44页 |
4.2.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44-45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5.2.1 理性看待海外上市和私有化退市 | 第45-46页 |
5.2.2 理性看待回归国内资本市场 | 第46-47页 |
5.2.3 完善国内资本市场和加强政策引导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