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光催化的概述 | 第10-15页 |
1.2.1 光催化的基本概念 | 第10页 |
1.2.2 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1.2.3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第11-15页 |
1.3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石墨氮化碳材料 | 第17-20页 |
1.5 红磷的光催化材料 | 第20-23页 |
1.6 本文的选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6.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23页 |
1.6.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2 OCN/P催化剂的合成及可见光降解孔雀石绿的研究 | 第25-47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6页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7-28页 |
2.2.4 光催化活性评价 | 第28-29页 |
2.2.5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29页 |
2.2.6 光催化稳定性评价 | 第29-30页 |
2.2.7 光电化学测试 | 第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5页 |
2.3.1 XRD分析 | 第30-32页 |
2.3.2 SEM分析 | 第32页 |
2.3.3 EDS分析 | 第32-33页 |
2.3.4 BET分析 | 第33-34页 |
2.3.5 UV-vis分析 | 第34-35页 |
2.3.6 FT-IR分析 | 第35-36页 |
2.3.7 XPS分析 | 第36-37页 |
2.3.8 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活性评价 | 第37-41页 |
2.3.9 光电化学性能评价 | 第41-42页 |
2.3.10 光催化机理探究 | 第42-44页 |
2.3.11 光催化剂稳定性探究 | 第44-45页 |
2.4 小结 | 第45-47页 |
3 双助剂修饰氧掺杂的氮化碳产氢性能的研究 | 第47-65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3页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8-49页 |
3.2.2 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49页 |
3.2.3 催化剂表征 | 第49-50页 |
3.2.4 催化剂产氢性能评价 | 第50-53页 |
3.2.5 光电化学测试 | 第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4页 |
3.3.1 XRD分析 | 第53-54页 |
3.3.2 SEM分析 | 第54-55页 |
3.3.3 EDS分析 | 第55-56页 |
3.3.4 TEM分析 | 第56-57页 |
3.3.5 FT-IR分析 | 第57-58页 |
3.3.6 XPS分析 | 第58-59页 |
3.3.7 光电化学分析 | 第59-61页 |
3.3.8 光解水制氢 | 第61-64页 |
3.4 小结 | 第64-65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4.1 结论 | 第65-66页 |
4.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