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主义在广西的实践(1931—1949)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第8-9页 |
二、前人研究概况和本课题研究目标 | 第9-11页 |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时段说明 | 第11-12页 |
四、写作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广西民权主义实践的缘起与筹划 | 第14-26页 |
第一节 新桂系实践民权主义的背景 | 第14-17页 |
第二节 新桂系实践民权主义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第三节 广西民权主义实践的筹划 | 第20-26页 |
第二章 扩大民众参与政治的范围 | 第26-46页 |
第一节 组建基层各级民意机关 | 第26-30页 |
第二节 民众“四权”的实践 | 第30-38页 |
第三节 民意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 第38-40页 |
第四节 对广西基层民意机关的评价 | 第40-46页 |
第三章 尝试构建“法治”社会 | 第46-68页 |
第一节 社会厉行“法治” | 第46-51页 |
第二节 文官制度之建立 | 第51-61页 |
第三节 革新司法保障民权 | 第61-68页 |
第四章 以文化建设促进民权实践的深入 | 第68-79页 |
第一节 普及基础教育提高民众素质 | 第68-73页 |
第二节 实行相对民主自由的文化政策 | 第73-76页 |
第三节 革除社会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 第76-79页 |
第五章 广西民权主义实践的检讨 | 第79-87页 |
一、国内其它地区实践民权主义的情况 | 第79-82页 |
二、广西实践民权主义的特色 | 第82-85页 |
三、制约民权主义实践与发展的因素 | 第85-87页 |
结语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后记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