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

基于PRO技术的盐差能发电过程操作条件优化与能量效率评价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8-30页
    1.1 膜分离技术概况第8-9页
    1.2 海洋盐差能第9-12页
        1.2.1 盐差能的概念第9-11页
        1.2.2 盐差能提取技术第11-12页
    1.3 压力延迟渗透技术概况第12-21页
        1.3.1 压力延迟渗透技术原理及特点第12-13页
        1.3.2 压力延迟渗透膜第13-16页
        1.3.3 浓差极化现象及反向盐通量第16-20页
        1.3.4 压力延迟渗透过程实验平台第20-21页
    1.4 压力延迟渗透技术发电过程第21-29页
        1.4.1 压力延迟渗透发电过程影响因素第22-23页
        1.4.2 压力延迟渗透发电过程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3-26页
        1.4.3 新型压力延迟渗透发电耦合过程第26-29页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9-30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30-40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0-31页
        2.1.1 实验试剂和材料第30-31页
        2.1.2 实验仪器第31页
    2.2 实验平台操作方法第31-34页
    2.3正渗透膜性能测试实验第34-40页
        2.3.1 水渗透系数测试实验第34-36页
        2.3.2 盐渗透系数测试实验第36-37页
        2.3.3 结构参数测试实验第37-40页
第3章 压力延迟渗透过程操作条件优化研究第40-62页
    3.1 理论模型推导第40-44页
        3.1.1 水通量和反向盐通量第40-42页
        3.1.2 功率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第42-44页
    3.2 压力延迟渗透过程操作条件优化方法第44页
    3.3 压力延迟渗透过程海水-河水体系操作条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第44-53页
        3.3.1 压力延迟渗透过程海水-河水体系操作条件理论优化第44-47页
        3.3.2 压力延迟渗透过程海水-河水体系操作条件实验验证第47-53页
    3.4 压力延迟渗透过程RO卤水-河水体系操作条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第53-60页
        3.4.1 压力延迟渗透过程RO卤水-河水体系操作条件理论优化第53-55页
        3.4.2 压力延迟渗透过程RO卤水-河水体系操作条件实验验证第55-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4章 压力延迟渗透过程能量利用效率研究第62-74页
    4.1 水通量与吉布斯自由能利用效率模型构建第62-66页
    4.2 四种体系膜长度上水通量变化规律研究第66-67页
    4.3 四种体系膜长度上吉布斯自由能利用效率变化规律研究第67-70页
    4.4 膜面积对压力延迟渗透过程体积能量密度的影响第70-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5.1 结论第74-75页
    5.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腐植酸基多孔碳的制备及其EDLC性能
下一篇:基于流固耦合的栽管法施工数值模拟及参数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