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保定市小额贷款政府监管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7页
        1.5.1 研究内容及思路框架第14-16页
        1.5.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6 本文特色第17-19页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第19-25页
    2.1 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2.1.1 小额贷款第19页
        2.1.2 小额贷款政府监管第19-20页
    2.2 相关理论第20-25页
        2.2.1 市场失灵理论第20页
        2.2.2 宏观调控理论第20-21页
        2.2.3 影子银行理论第21页
        2.2.4 监管套利理论第21-22页
        2.2.5 公共利益理论第22-25页
第3章 保定市小额贷款发展概况及政府监管现状第25-39页
    3.1 保定市小额贷款发展概况第25-32页
    3.2 政府监管现状第32-35页
        3.2.1 监管主体第32-33页
        3.2.2 监管内容第33-34页
        3.2.3 监管制度第34页
        3.2.4 监管法律依据第34-35页
    3.3 国外小额贷款政府监管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5-39页
        3.3.1 孟加拉国小额贷款政府监管第35-36页
        3.3.2 印度小额贷款政府监管第36页
        3.3.3 对保定市小额贷款政府监管的启示第36-39页
第4章 保定市小额贷款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第39-53页
    4.1 保定市小额贷款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第39-48页
        4.1.1 法律法规不完善第44-45页
        4.1.2 监管内容不完善第45-46页
        4.1.3 市场准入门槛低第46页
        4.1.4 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第46-47页
        4.1.5 专业监管人才缺乏第47-48页
    4.2 成因剖析第48-53页
        4.2.1 权责不明多头管理第48页
        4.2.2 政府部门管理经验匮乏第48-49页
        4.2.3 指导意见内容不详细第49页
        4.2.4 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第49-51页
        4.2.5 人力保障机制不完善第51-53页
第5章 完善保定市小额贷款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第53-59页
    5.1 健全保定市小额贷款政府监管的顶层设计第53-54页
        5.1.1 明确小额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属性第53页
        5.1.2 制定管理小额贷款的专门性法规第53-54页
        5.1.3 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第54页
    5.2 优化保定市小额贷款的政府监管模式第54-56页
        5.2.1 明确保定市金融办的主体监管责任第54-55页
        5.2.2 发挥小额贷款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第55页
        5.2.3 建立市政府的风险预警机制第55-56页
    5.3 完善保定市小额贷款政府监管的内容第56-59页
        5.3.1 提高小额贷款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第56页
        5.3.2 建立小额贷款行业的征信系统第56-57页
        5.3.3 引导小额贷款支持“三农”第57页
        5.3.4 为小额贷款公司和借款人提供法律援助第57-59页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 A:保定市小额贷款政府监管调查问卷第65-6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企业女性高管对企业避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