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22页 |
1. 葛根素的研究概述 | 第12-15页 |
·葛根素的来源 | 第12页 |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12-13页 |
·临床研究 | 第13-15页 |
·葛根素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2. 自乳化及自微乳化传递系统的简介 | 第15-18页 |
·自乳化及自微乳化的定义 | 第15页 |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 | 第15-17页 |
·自乳化形成机制 | 第17页 |
·自乳化和自微乳化的评价 | 第17-18页 |
·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 第18页 |
3. 固体自微乳化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4. 自微乳化技术在渗透泵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 第19页 |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自微乳化缓控释微丸 | 第20页 |
·自微乳化微球 | 第20页 |
·自微乳化缓控释片 | 第20-21页 |
6. 本研究的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21-22页 |
·自微乳化体系的建立 | 第21页 |
·自微乳化体系的固化 | 第21页 |
·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 | 第21页 |
·自微乳化缓控释胶囊的制备 | 第21页 |
·体外释放度的优化设计 | 第21-22页 |
第一章 葛根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2-33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2-23页 |
·仪器 | 第2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2-23页 |
2. 处方前研究 | 第23-32页 |
·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3-26页 |
·高效液相方法 | 第26-30页 |
·释放度方法的建立 | 第30-32页 |
3. 小结 | 第32-33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 第32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 第32页 |
·释放度方法的建立 | 第32-33页 |
第二章 葛根素自微乳化制剂的制备与评价 | 第33-45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3-34页 |
·仪器 | 第3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3-34页 |
2. 空白 SMEDDS 处方的初步筛选 | 第34-36页 |
·葛根素在各乳化剂中的饱和溶解度的测定 | 第34页 |
·油相的选择 | 第34页 |
·乳化剂的选择 | 第34-35页 |
·助乳化剂的选择 | 第35页 |
·不同乳化剂和油相的配伍变化 | 第35-36页 |
3. 影响 SMEDDS 的形成因素 | 第36-40页 |
·不同助乳化剂对 SMEDDS 的形成因素影响 | 第36页 |
·不同比例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稀释性能的考察 | 第36页 |
·不同 Km 值对 SMEDDS 形成因素的影响 | 第36-40页 |
·药物对SMEDDS 的影响 | 第40页 |
4. 最终处方的确定 | 第40-42页 |
5. 自微乳化制剂的评价 | 第42-44页 |
6.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葛根素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 | 第45-68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5-46页 |
·仪器 | 第45-46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6页 |
2. 葛根素自微乳液的固化 | 第46-47页 |
·不同辅料对自微乳液固化能力的考察 | 第46-47页 |
·不同甘露醇的量对自微乳液固化效果的影响考察 | 第47页 |
·不同的固化方法的考察 | 第47页 |
3. 自微乳渗透泵片制剂的研究 | 第47-53页 |
·片芯处方的研究 | 第47-50页 |
·包衣液处方的研究 | 第50-53页 |
4. 中心复合设计优化葛根素自微乳化渗透泵片的处方 | 第53-64页 |
·实验的设计与安排 | 第54-55页 |
·处方优化目标 | 第55页 |
·模拟和拟合 | 第55-56页 |
·效应面优化与处理结果 | 第56-62页 |
·预测分析 | 第62-64页 |
5. 释药曲线的拟合 | 第64-65页 |
6. 自微乳化渗透泵片和固体自微乳化制剂体外溶出曲线的比较 | 第65-66页 |
7. 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葛根素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 | 第68-86页 |
1. 仪器与释药 | 第68-69页 |
·仪器 | 第68页 |
·试药 | 第68-69页 |
2. 葛根素自微乳化缓控释胶囊制剂的制备 | 第69-74页 |
·葛根素自微乳化胶囊的制备 | 第69页 |
·单因素考察 | 第69-74页 |
3. 中心复合设计优化葛根素自微乳化缓控释胶囊处方 | 第74-82页 |
·实验的设计与安排 | 第75-76页 |
·处方优化目标 | 第76页 |
·模拟和拟合 | 第76页 |
·效应面优化与处理结果 | 第76-80页 |
·预测分析 | 第80-82页 |
4. 释药曲线的拟合 | 第82页 |
5. 包衣胶囊与未包衣胶囊的溶出曲线对比 | 第82-83页 |
6. 葛根素自微乳化固体基质物理状态的考察 | 第83-84页 |
·葛根素固体自微乳化制剂的制备 | 第83页 |
·DSC 分析 | 第83-84页 |
7. 小结 | 第84-86页 |
全文小结 | 第86-87页 |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