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火炮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结构论文

小口径火炮关键零件及自动机性能退化建模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7-34页
    1.1 选题背景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30页
        1.2.1 装备性能退化建模方法研究第18-21页
        1.2.2 火炮发射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第21-23页
        1.2.3 火炮性能退化建模研究第23-26页
        1.2.4 非线性迟滞系统建模及其参数识别算法研究第26-30页
    1.3 火炮自动机性能退化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第30-31页
    1.4 本文行文安排第31-34页
2 火炮自动机性能退化关键因素分析第34-48页
    2.1 性能退化的相关概念与分析过程第34-38页
        2.1.1 装备退化失效分析的基本概念第34-35页
        2.1.2 多退化系统退化失效分析第35-36页
        2.1.3 退化敏感参数的选取原则第36-37页
        2.1.4 基于失效物理的性能退化建模第37-38页
    2.2 某小口径火炮自动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38-43页
        2.2.1 结构组成第38-42页
        2.2.2 工作原理第42-43页
    2.3 某小口径火炮自动机性能退化关键因素分析第43-47页
        2.3.1 内弹道性能退化及其影响第43-45页
        2.3.2 多股簧性能退化及其影响第45-46页
        2.3.3 其他退化因素及其影响第46-47页
        2.3.4 研究对象及其退化敏感参数的确定第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3 考虑身管磨损的内弹道性能退化建模方法研究第48-77页
    3.1 磨损身管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研究第48-62页
        3.1.1 基于分片拼接法的身管几何模型及其有限元模型第48-52页
        3.1.2 身管有限元模型的直接编写法第52-56页
        3.1.3 基于节点偏移法的磨损身管有限元模型第56-62页
    3.2 计及弹带挤进过程热生成和材料热物性的内弹道建模和计算第62-73页
        3.2.1 弹丸与身管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2-68页
        3.2.2 有限元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第68-73页
    3.3 考虑身管磨损的内弹道性能退化规律研究第73-75页
        3.3.1 身管磨损后弹后空间体积增大量的计算第73页
        3.3.2 身管磨损对火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第73-75页
    3.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4 多股簧非线性模型及其参数识别算法研究第77-117页
    4.1 多股簧实验及其非线性响应模型的参数识别算法第78-92页
        4.1.1 多股簧的力/位移实验及其响应模型第78-81页
        4.1.2 多股簧参数识别的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AUKF)第81-86页
        4.1.3 基于AUKF算法的多股簧BW模型参数辨识结果和分析第86-92页
    4.2 多股簧性能退化模型及其参数识别算法第92-107页
        4.2.1 多股簧的性能退化实验及其结果分析第92-94页
        4.2.2 多股簧参数识别的改进反向差分演化算法(WODE)第94-100页
        4.2.3 基于WODE算法的多股簧参数辨识过程和结果分析第100-105页
        4.2.4 多股簧性能退化模型第105-107页
    4.3 多股簧性能退化后的非典型损伤建模研究第107-115页
        4.3.1 多股簧性能退化后的静态、低速动态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第107-109页
        4.3.2 多股簧损伤量的提取和损伤模型的构造第109-115页
    4.4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5 小口径火炮自动机性能退化建模与分析第117-141页
    5.1 自动机多刚体模型及多股簧性能退化影响分析第117-130页
        5.1.1 自动机多刚体模型第117-125页
        5.1.2 不同多股簧响应模型对自动机运动性能的影响第125-128页
        5.1.3 多股簧性能退化对自动机运动性能的影响第128-130页
    5.2 自动机刚柔耦合模型及内弹道性能退化影响分析第130-137页
        5.2.1 自动机刚柔耦合模型第130-134页
        5.2.2 内弹道性能退化对自动机运动性能的影响第134-137页
    5.3 内弹道性能和多股簧性能同时退化对自动机运动性能的影响第137-139页
        5.3.1 计及内弹道和多股簧性能同时退化的自动机刚柔耦合模型第137-138页
        5.3.2 计算结果分析第138-139页
    5.4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6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141-145页
    6.1 主要工作以及结论第141-143页
    6.2 创新点第143-144页
    6.3 研究展望第144-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8页
附录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固颗粒对装甲车辆热辐射特性的影响机制及热模型可信度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多硝基甲基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