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私法论文--国际民法论文

知识产权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论第9-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页
    三、选题背景第9-10页
    四、文献综述第10-13页
    五、主要研究方法第13页
    六、论文结构安排第13-14页
    七、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4-15页
第一章 知识产权仲裁的利弊第15-21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仲裁的益处第15-18页
        一、专业性第15-16页
        二、保密性第16页
        三、节省成本第16页
        四、减小对当事人之间商业关系的影响第16-17页
        五、国家间的仲裁具有更大的可执行性第17-18页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仲裁的弊端第18-21页
        一、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存在是前提第18页
        二、对知识产权有效性的仲裁存在较大争议第18-19页
        三、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禁令方面的内在缺陷第19页
        四、救济的局限性第19-20页
        五、专利有效性仲裁裁决的执行问题第20-21页
第二章 知识产权争议的可仲裁性及发展趋势第21-34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第21-27页
        一、知识产权合同争议及其可仲裁性第22页
        二、知识产权侵权争议及其可仲裁性第22-25页
        三、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及其可仲裁性第25-27页
        四、二元说与三元说之争第27页
    第二节 知识产权争议可仲裁性的发展趋势第27-34页
        一、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第27-28页
        二、公共政策对知识产权可仲裁性的掣肘第28-30页
        三、“可仲裁性”与“公共政策”关系的重新界定第30-34页
第三章 中国目前知识产权仲裁的立法和司法及完善建议第34-43页
    第一节 国内有关知识产权仲裁的立法第34-37页
        一、关于著作权第35-36页
        二、关于专利权第36页
        三、关于商标权第36-37页
    第二节 国内有关知识产权仲裁的司法第37-40页
        一、知识产权仲裁机构第37-38页
        二、知识产权仲裁规则第38-40页
        三、相关仲裁机构对知识产权争议的受理和裁决情况第40页
    第三节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仲裁制度的建议第40-43页
        一、明确知识产权争议的仲裁范围第40-41页
        二、发挥专业化知识产权仲裁院的作用第41-42页
        三、协调行政、司法和仲裁之间的权限划分第42-43页
总结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机制下的纳税人权利保护研究
下一篇: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边界--以“默示合意”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