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自首中“自动投案”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1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1页
    五、论文结构第11-12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2-13页
第一章 自动投案的时间要素分析第13-24页
    第一节 对投案时间的理解第13-18页
        一、对“犯罪以后”的含义认定第13-14页
        二、对“被司法机关发觉”含义的理解第14页
        三、对“尚未受到讯问”的理解第14-17页
        四、对“强制措施”范围的界定第17-18页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第18-24页
        一、“形迹可疑”型自首的认定第18-20页
        二、“两规”、“两指”情形下自首的认定第20-21页
        三、犯罪后现场抢救被害者或财产被抓捕时自首的认定第21-22页
        四、犯罪后经司法机关允许脱离控制又自行到案时自首的认定第22-24页
第二章 自动投案的对象要素分析第24-31页
    第一节 对投案对象的理解第24-26页
        一、司法机关第24页
        二、犯罪分子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其他有关负责人员第24-25页
        三、纪检监察机关第25-26页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第26-31页
        一、外国司法机关为投案对象的认定第26-27页
        二、犯罪分子的外国上司为投案对象的认定第27-28页
        三、被害人为投案对象的认定第28-31页
第三章 自动投案的方式要素分析第31-39页
    第一节 对投案方式的理解第31-35页
        一、对投案“自动性”的理解第31-32页
        二、投案方式的分类第32-35页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第35-39页
        一、“确已准备投案”的界定第35-37页
        二、犯罪后主动报警投案在等待抓捕期间又犯罪的,能否认定为自动投案第37-39页
结束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后记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被害人承诺的刑法学研究
下一篇:我国受贿犯罪罪名体系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