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一、案件事实及争议焦点 | 第14-17页 |
(一)案件事实 | 第14-15页 |
1.杀师少年无责案 | 第14页 |
2.12 岁少年弑母案 | 第14页 |
3.少年屡次行凶杀人案 | 第14-15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15-17页 |
1.年龄能否决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 | 第15页 |
2.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均应从轻减轻处罚 | 第15-17页 |
二、针对争议焦点的刑法分析 | 第17-27页 |
(一)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及刑罚的规定 | 第17-18页 |
(二)刑法理论对刑事责任年龄及刑罚的认识 | 第18-22页 |
1.我国刑法理论研究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认识 | 第18-20页 |
2.我国刑法理论研究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的认识 | 第20-22页 |
(三)司法实践中处理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困境 | 第22-27页 |
1.以年龄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绝对标准存在僵化性 | 第22-23页 |
2.处理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专门司法机构缺失 | 第23-24页 |
3.未成年人司法矫正措施难见成效 | 第24-25页 |
4.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宽严度失衡 | 第25-27页 |
三、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规制思考 | 第27-33页 |
(一)域外对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有益经验 | 第27-30页 |
1.英美法系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实践 | 第27-28页 |
2.大陆法系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实践 | 第28-29页 |
3.域外经验对我国司法实践的启示作用 | 第29-30页 |
(二)对我国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刑法规制的建议 | 第30-33页 |
1.重新划分刑事责任能力的确定标准 | 第30-31页 |
2.完善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处罚模式 | 第31-32页 |
3.司法实践中灵活处理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