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2 电介质基础理论 | 第12-15页 | 
| 1.2.1 介电常数 | 第13页 | 
| 1.2.2 介电损耗 | 第13-14页 | 
| 1.2.3 外加电场中的介电变化 | 第14-15页 | 
| 1.3 巨介电常数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 1.3.1 巨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1.3.2 巨介电陶瓷材料的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1.4 SrTiO_3基陶瓷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1.4.1 SrTiO_3陶瓷的结构与介电性能 | 第17-18页 | 
| 1.4.2 SrTiO_3陶瓷的介电改性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1.4.2.1 与铁电相BaTiO_3或者PbTiO_3固溶 | 第18-19页 | 
| 1.4.2.2 A位施主掺杂改性的SrTiO_3陶瓷 | 第19-20页 | 
| 1.4.2.3 B位掺杂改性SrTiO_3陶瓷 | 第20页 | 
| 1.4.2.4 气氛烧结与热处理SrTiO_3陶瓷 | 第20-21页 | 
| 1.5 本论文的研究设想 | 第21-23页 |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 1.5.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掺杂SrTiO_3介质陶瓷的制备工艺、结构与性能分析方法 | 第23-29页 | 
| 2.1 掺杂SrTiO_3介质陶瓷的制备工艺 | 第23-26页 | 
| 2.1.1 实验制备工艺 | 第23-24页 | 
| 2.1.2 实验所用原料及设备 | 第24-26页 | 
| 2.2 介电陶瓷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 | 第26-29页 | 
| 2.2.1 相对密度 | 第26页 | 
| 2.2.2 物相、显微等结构的表征 | 第26-27页 | 
| 2.2.3 介电性能的测试 | 第27-28页 | 
| 2.2.4 偏压与击穿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 第3章 Ba与Sm共掺SrTiO_3陶瓷的结构与介电性能 | 第29-47页 | 
| 3.1 不同烧结气氛下Ba_xSr_(0.97-x)Sm_(0.02)TiO_3陶瓷的结构与介电性能 | 第29-38页 | 
| 3.1.1 不同烧结气氛下Ba_xSr_(0.97-x)Sm_(0.02)TiO_3陶瓷的物相结构 | 第29-32页 | 
| 3.1.2 不同烧结气氛下Ba_xSr_(0.97-x)Sm_(0.02)TiO_3陶瓷的常温介电性能 | 第32-33页 | 
| 3.1.3 氮气烧结气氛下Ba_xSr_(0.97-x)Sm_(0.02)TiO_3陶瓷的介电特性 | 第33-36页 | 
| 3.1.4 空气和氧气烧结气氛下BSST-28陶瓷的介电特性 | 第36-38页 | 
| 3.2 x=0.2组分在不同烧结气氛下介电性能变化的物理机制 | 第38-46页 | 
| 3.2.1 空气和氧气烧结气氛下介电性能变化的物理机制 | 第38-42页 | 
| 3.2.2 氮气烧结气氛Ba_xSr_(0.97-x)Sm_(0.02)TiO_3陶瓷巨介电性能的物理机制 | 第42-46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氮气烧结气氛下Ba_xSr_(0.97-x)Sm_(0.02)TiO_3陶瓷介电性能的机制探讨与分析 | 第47-69页 | 
| 4.1 不同配比形式的(BaSrSm)TiO_3陶瓷的物相与结构 | 第47-49页 | 
| 4.2 不同配比形式的(BaSrSm)TiO_3陶瓷在不同烧结气氛下的介电性能 | 第49-55页 | 
| 4.2.1 (BaSrSm)TiO_3陶瓷在氮气烧结气氛下的介电性能 | 第49-53页 | 
| 4.2.2 (BaSrSm)TiO_3陶瓷在氧气烧结气氛下的介电性能 | 第53-55页 | 
| 4.3 氮气烧结气氛下(BaSrSm)TiO_3陶瓷介电性能的机制探讨分析 | 第55-62页 | 
| 4.4 不同配比形式施主掺杂钡锶钛基陶瓷的结构与介电性能 | 第62-68页 | 
| 4.4.1 不同配比形式的施主掺杂钡锶钛基陶瓷的结构 | 第62-64页 | 
| 4.4.2 不同配比形式的施主掺杂钡锶钛基陶瓷的介电性能 | 第64-6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5章 不同烧结气氛Al和Zr改性Ba_(0.2)Sr_(0.77)Sm_(0.02)TiO_3陶瓷的结构与介电性能 | 第69-85页 | 
| 5.1 Al~(3+)或Zr~(4+)掺杂Ba_(0.2)Sr_(0.77)Sm_(0.02)TiO_3陶瓷的结构 | 第69-72页 | 
| 5.2 Al~(3+)或Zr~(4+)掺杂Ba_(0.2)Sr_(0.77)Sm_(0.02)TiO_3陶瓷的介电性能 | 第72-76页 | 
| 5.3 Al~(3+)或Zr~(4+)掺杂Ba_(0.2)Sr_(0.77)Sm_(0.02)TiO_3陶瓷介电弛豫机制 | 第76-81页 | 
| 5.4 Al~(3+)或Zr~(4+)掺杂Ba_(0.2)Sr_(0.77)Sm_(0.02)TiO_3陶瓷的偏压稳定性和击穿性能 | 第81-84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 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