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钻探钻机工作参数数据库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钻探数据库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国外钻探数据库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钻探数据库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19-20页 |
第2章 系统实现方案及关键技术 | 第20-28页 |
2.1 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20页 |
2.2 数据库的选择 | 第20-21页 |
2.3 开发语言的选择 | 第21页 |
2.4 数据库引擎的选择 | 第21-23页 |
2.5 关键技术研究 | 第23-26页 |
2.5.1 客户/服务器模式 | 第23-24页 |
2.5.2 多线程处理技术 | 第24页 |
2.5.3 数据库接口技术 | 第24-26页 |
2.5.4 数据安全性处理 | 第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施 | 第28-50页 |
3.1 数据库设计概述 | 第28-30页 |
3.1.1 数据库设计方法 | 第28-29页 |
3.1.2 数据库设计的具体步骤 | 第29-30页 |
3.2 数据库需求分析和结构设计 | 第30-41页 |
3.2.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3.2.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第31-33页 |
3.2.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33-36页 |
3.2.4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第36-41页 |
3.3 数据库实施 | 第41-49页 |
3.3.1 SQL Server2012安装 | 第41页 |
3.3.2 SQL Server2012登录 | 第41-43页 |
3.3.3 SQL Server2012运行环境 | 第43-44页 |
3.3.4 数据库的创建 | 第44-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80页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50-51页 |
4.1.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51页 |
4.1.2 性能需求分析 | 第51页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1-55页 |
4.2.1 系统目标 | 第52页 |
4.2.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52-53页 |
4.2.3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第53-55页 |
4.3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5-79页 |
4.3.1 主窗体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56页 |
4.3.2 系统维护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60页 |
4.3.3 数据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66页 |
4.3.4 工作模式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66-70页 |
4.3.5 辅助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70-76页 |
4.3.6 报表输出与打印处理 | 第76-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 第80-96页 |
5.1 软硬件环境的支持 | 第80页 |
5.1.1 软件环境的支持 | 第80页 |
5.1.2 硬件环境的支持 | 第80页 |
5.2 系统安装及数据库配置 | 第80-85页 |
5.2.1 钻参数据库系统的安装 | 第80-83页 |
5.2.2 数据库配置 | 第83-85页 |
5.3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 第85-94页 |
5.3.1 系统登录 | 第85-86页 |
5.3.2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 第86-89页 |
5.3.3 岩性识别 | 第89页 |
5.3.4 钻进参数实时优化 | 第89-91页 |
5.3.5 典型工况分析与识别 | 第91-92页 |
5.3.6 钻头评价优选 | 第92-94页 |
5.3.7 帮助及关于文档说明 | 第9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6.1 结论 | 第96页 |
6.2 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附录 | 第106页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6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6页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