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国地税合并后宜春市纳税服务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1.4.1 创新之处第16-17页
        1.4.2 论文不足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 纳税服务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第18-19页
        2.1.1 纳税服务的概念第18页
        2.1.2 纳税服务的内容第18-19页
    2.2 纳税服务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9-20页
        2.2.2 税收遵从理论第20页
    2.3 我国优化纳税服务的必要性第20-22页
3 我国纳税服务的发展历程及宜春市纳税服务的做法与成效第22-27页
    3.1 我国纳税服务的发展历程第22-23页
        3.1.1 纳税服务概念提出阶段第22页
        3.1.2 纳税服务工作起步阶段第22页
        3.1.3 纳税服务逐渐完善阶段第22-23页
    3.2 宜春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的基本做法第23-25页
        3.2.1 整合纳税服务平台第23-24页
        3.2.2 精简纳税服务流程第24页
        3.2.3 落实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第24页
        3.2.4 开展丰富多彩的纳税服务活动第24页
        3.2.5 深化纳税服务社会协作第24-25页
    3.3 宜春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取得的成效第25-27页
        3.3.1 纳税服务理念逐步强化第25页
        3.3.2 纳税人办税集约效应“凸显”第25页
        3.3.3 纳税人获得感提升第25-26页
        3.3.4 纳税服务能力更加提升第26-27页
4 宜春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第27-42页
    4.1 纳税人需求调查情况第27-37页
        4.1.1 调查范围及样本分布第27页
        4.1.2 调查内容第27页
        4.1.3 调查情况第27-37页
    4.2 宜春市纳税服务存在问题第37-42页
        4.2.1 纳税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第37-38页
        4.2.2 纳税服务团队活力不足第38-39页
        4.2.3 纳税服务供需不平衡第39-40页
        4.2.4 “互联网+”有效利用不足第40页
        4.2.5 社会化协作不够深入第40-42页
5 宜春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优化的建议第42-48页
    5.1 加强思想教育,深化纳税服务意识第42页
        5.1.1 及时转变改革过渡期服务意识第42页
        5.1.2 倡导全员全过程纳税服务理念第42页
        5.1.3 倡导纳税服务与刚性执法相辅相成第42页
    5.2 健全机制盘活纳税服务团队活力第42-44页
        5.2.1 加强税务人员的业务学习第42-43页
        5.2.2 优化前台人员管理机制第43-44页
        5.2.3 完善12366快速响应机制第44页
    5.3 健全纳税服务机制第44-45页
        5.3.1 夯实税收宣传实效性第44页
        5.3.2 健全风险分析预警机制第44页
        5.3.3 完善个性化纳税服务第44-45页
    5.4 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第45-46页
        5.4.1 加快网上办税效率第45页
        5.4.2 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第45-46页
    5.5 深化社会化协作第46-48页
        5.5.1 鼓励并规范涉税中介发展第46页
        5.5.2 建立完善大数据综合治税平台第46页
        5.5.3 提升信用等级实效性第46-48页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产品质量与出口行为研究
下一篇:基层税务部门绩效评价的公众参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