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生物质能的简述 | 第11-12页 |
1.1.1 生物质 | 第11页 |
1.1.2 生物质能 | 第11页 |
1.1.3 生物质能的利用 | 第11-12页 |
1.2 多孔碳电极材料的概述 | 第12-17页 |
1.2.1 多孔碳材料电极 | 第12-13页 |
1.2.2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13-16页 |
1.2.2.1 硬模板法 | 第13-14页 |
1.2.2.2 软模板法 | 第14-15页 |
1.2.2.3 物理活化法 | 第15页 |
1.2.2.4 化学活化法 | 第15-16页 |
1.2.3 氮/磷掺杂多孔碳 | 第16-17页 |
1.3 超级电容器的简介 | 第17-21页 |
1.3.1 超级电容器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 第17页 |
1.3.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第17-20页 |
1.3.2.1 双电层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1.3.2.2 赝电容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1.3.2.3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 第20页 |
1.3.3 柔性超级电容器 | 第20-21页 |
1.4 超级电容器的电解液 | 第21-22页 |
1.5 多孔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 | 第22-23页 |
1.6 本课题提出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浮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5-51页 |
2.1 前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2.2.1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药品与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2.1.1 实验材料与化学药品 | 第26页 |
2.2.1.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6-27页 |
2.2.2 实验内容 | 第27页 |
2.2.2.1 N/P共掺杂浮萍多孔碳的制备 | 第27页 |
2.2.3 样品形貌及性能的表征 | 第27-29页 |
2.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页 |
2.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页 |
2.2.3.3 氮气吸附/脱附测试(BET)和孔径分布测试 | 第27-28页 |
2.2.3.4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8页 |
2.2.3.5 拉曼光谱测试 | 第28页 |
2.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8页 |
2.2.3.7 电化学测试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2.3.1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29-33页 |
2.3.2 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2.3.3 材料石墨化程度分析 | 第35-36页 |
2.3.4 材料表面化学性质分析 | 第36-39页 |
2.4 DWC-X的电化学性能表征与分析 | 第39-50页 |
2.4.1 三电极体系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9-43页 |
2.4.2 两电极体系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3-50页 |
2.5 结论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生物质多孔碳负载M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1-64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5页 |
3.2.1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药品与仪器设备 | 第51-53页 |
3.2.1.1 实验材料与化学药品 | 第51-52页 |
3.2.1.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52-53页 |
3.2.2 实验内容 | 第53页 |
3.2.2.1 DWC-750@M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3页 |
3.2.3 样品形貌及性能的表征 | 第53-55页 |
3.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53页 |
3.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53页 |
3.2.3.3 电子能谱(EDS) | 第53页 |
3.2.3.4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53页 |
3.2.3.5 拉曼光谱测试 | 第53-54页 |
3.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54页 |
3.2.3.7 静态接触角测试 | 第54页 |
3.2.3.8 电化学测试 | 第54-5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5-58页 |
3.3.1 DWC-750@MnO_2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55-57页 |
3.3.2 DWC-750@MnO_2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 第57页 |
3.3.3 DWC-750@MnO_2复合材料表面化学性质分析 | 第57-58页 |
3.4 DWC-750@MnO_2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8-63页 |
3.4.1 三电极体系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8-60页 |
3.4.2 两电极体系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0-63页 |
3.5 结论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4.1 总结 | 第64页 |
4.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