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1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 第10-12页 |
1.2 水生植物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水生植物特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3 狐尾藻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微卫星位点的开发 | 第19-32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2 磁珠富集法开发SSR位点 | 第22-26页 |
2.1.3 SSR位点筛选 | 第26-28页 |
2.1.4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 第28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8-30页 |
2.3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 第32-46页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3.1.2 基因组提取 | 第33页 |
3.1.3 PCR扩增与测序 | 第33页 |
3.2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4-42页 |
3.3.1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 第34-40页 |
3.3.2 不同地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 第40-42页 |
3.4 讨论 | 第42-46页 |
3.4.1 遗传多样性 | 第42-43页 |
3.4.2 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基于叶绿体基因片段的遗传多样性 | 第46-56页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6-5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4.1.2 基因组提取 | 第46-47页 |
4.1.3 叶绿体基因片段筛选 | 第47-50页 |
4.1.4 PCR扩增与测序 | 第50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1-54页 |
4.3.1 遗传多样性 | 第51-52页 |
4.3.2 谱系地理结构 | 第52-54页 |
4.3.3 系统发育 | 第54页 |
4.4 讨论 | 第54-56页 |
4.4.1 轮叶狐尾藻的遗传多样性 | 第54-55页 |
4.4.2 谱系地理结构与种群历史 | 第55-56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第56-57页 |
5.1 论文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 第56页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6页 |
5.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56-57页 |
硕士期间论文完成情况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