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产业结构论文

我国省际产业素质差异比较与优化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问题提出第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1-13页
        1.2.1 产业素质第11-12页
        1.2.2 产业发展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3.1 产业素质相关研究第13-15页
        1.3.2 产业素质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页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第17-19页
        1.5.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2 论文创新第18-19页
2 相关理论第19-25页
    2.1 产业素质理论第19-22页
        2.1.1 理论叙述第19-21页
        2.1.2 小结第21-22页
    2.2 投入产出理论第22-23页
        2.2.1 理论叙述第22-23页
        2.2.2 小结第23页
    2.3 结构分解技术第23-25页
        2.3.1 理论叙述第23-24页
        2.3.2 小结第24-25页
3 省际产业素质现状分析第25-40页
    3.1 产业素质指标构造第25-26页
        3.1.1 增加值率指标第25页
        3.1.2 技术复杂度指标第25-26页
    3.2 投入产出数据处理第26页
    3.3 省际产业素质评价分析第26-36页
        3.3.1 省际间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率分析与评价第26-31页
        3.3.2 省际间三次产业的技术复杂度评价与分析第31-36页
    3.4 现状小结第36-40页
        3.4.1 2002年我国省际间增加值率与技术复杂度总结第36-37页
        3.4.2 2012年我国省际间增加值率与技术复杂度总结第37-38页
        3.4.3 2002和2012年我国省际间增加值率与技术复杂度对比总结第38-40页
4 省际产业素质提升的影响研究第40-45页
    4.1 产业增长源泉分解:产业规模扩大和产业素质提升第40-42页
    4.2 产业素质提升对产业增长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第42-43页
    4.3 省际产业素质提升的影响结果分析第43-44页
    4.4 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产业素质提升优化标准界定第44-45页
5 省际产业素质提升优化研究一基于实证分析数据第45-52页
    5.1 省际产业素质聚类分析结果第45-48页
        5.1.1 聚类分析结果第45-47页
        5.1.2 各类别相似之处和同类原因探讨第47-48页
    5.2 省际产业素质主成分分析结果第48-50页
        5.2.1 综合评价值第49页
        5.2.2 综合评价排名分析第49-50页
    5.3 基于实证结果的省际产业素质提升优化分析第50-52页
6 结论及建议第52-57页
    6.1 主要结论第52-54页
        6.1.1 规模扩大影响程度大于产业素质影响程度第52页
        6.1.2 省际产业素质提升导向标准第52页
        6.1.3 省际产业素质水平不一第52-54页
    6.2 政策建议第54-56页
        6.2.1 我国整体产业素质提升的建议第54页
        6.2.2 省际产业素质提升的建议第54-56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6-57页
附录A 产业素质现状分析数据表第57-59页
附录B 实证原始数据表第5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叙事思维的文创产品设计探析--以安顺黄果树瀑布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为例
下一篇:空间生产视角下高校单位社区居住融合模式研究--以武汉大学珞珈山教职工居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