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数据包捕获系统的存储性能优化方法研究及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7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数据包捕获系统分析第19-33页
    2.1 数据包捕获概述第19-21页
        2.1.1 基本捕获机制第19页
        2.1.2 常用捕获工具第19-20页
        2.1.3 捕获的关键因素第20-21页
    2.2 数据包捕获系统的架构分析第21-23页
        2.2.1 基于NDIS的捕获系统第21页
        2.2.2 Linux系统下基于BPF架构第21-22页
        2.2.3 Netfilter框架机制第22-23页
    2.3 数据包捕获的主要技术分析第23-31页
        2.3.1 pcap文件格式第23-25页
        2.3.2 AF_PACKET技术第25-26页
        2.3.3 NAPI技术第26-27页
        2.3.4 libpcap-mmap技术第27-28页
        2.3.5 PF_RING技术第28-31页
    2.4 数据包捕获过程的影响因素第31-32页
        2.4.1 数据校验与数据包拷贝第31-32页
        2.4.2 硬件中断第32页
        2.4.3 系统调用第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数据包捕获系统的性能改进第33-43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设计与实现第34-37页
        3.2.1 读线程第35-36页
        3.2.2 写线程第36-37页
    3.3 同步第37-38页
    3.4 内核调度第38-39页
    3.5 PF_RING机制的改进第39-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性能测试与分析第43-59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实验环境与配置第43-47页
        4.2.1 数据包捕获方法第43页
        4.2.2 测试参数第43-45页
        4.2.3 实验环境第45-46页
        4.2.4 存储位置第46页
        4.2.5 性能指标第46-47页
    4.3 实验第47-57页
        4.3.1 实验1:捕获数据包到真实存储器第47-51页
        4.3.2 实验2:捕获数据包到虚拟磁盘第51-53页
        4.3.3 实验3:数据查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53-57页
    4.4 整体结果分析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第65-66页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可再生能源的数据中心负载适配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FLASH-DISK混合存储数据动态迁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