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目标跟踪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目标跟踪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目标的特征提取 | 第16-27页 |
2.1 直方图特征 | 第16-17页 |
2.2 LBP纹理特征 | 第17-20页 |
2.2.1 LBP算子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2.2.2 LBP等价模式 | 第19-20页 |
2.2.3 LBP旋转不变模式 | 第20页 |
2.3 HAAR-LIKE特征 | 第20-21页 |
2.4 SIFT角点特征 | 第21-25页 |
2.4.1 构建尺度空间 | 第21-23页 |
2.4.2 检测极值点 | 第23页 |
2.4.3 特征点精确定位 | 第23-24页 |
2.4.4 生成特征描述子 | 第24-25页 |
2.5 HOG特征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目标跟踪经典算法介绍 | 第27-37页 |
3.1 光流法 | 第27-30页 |
3.1.1 光流跟踪算法原理 | 第27-29页 |
3.1.2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29-30页 |
3.2 粒子滤波 | 第30-33页 |
3.2.1 粒子滤波算法原理 | 第30-32页 |
3.2.2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32-33页 |
3.3 ONLINE-BOOSTING跟踪算法 | 第33-35页 |
3.3.1 Online-boosting跟踪算法原理 | 第33-34页 |
3.3.2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核相关滤波目标跟踪方法的改进 | 第37-53页 |
4.1 KCF目标跟踪方法 | 第37-43页 |
4.1.1 岭回归模型 | 第37-38页 |
4.1.2 循环矩阵 | 第38-40页 |
4.1.3 引入核函数的岭回归模型 | 第40-41页 |
4.1.4 循环移位构造训练样本 | 第41页 |
4.1.5 快速训练及检测 | 第41-43页 |
4.2 一种改进的KCF目标跟踪方法 | 第43-48页 |
4.2.1 特征的改进 | 第43-47页 |
4.2.1.1 改进的HOG特征及其降维 | 第43-45页 |
4.2.1.2 HOG-III特征 | 第45-46页 |
4.2.1.3 融合LBP与HOG-III的新特征 | 第46-47页 |
4.2.2 外观模型更新策略的改进 | 第47-48页 |
4.3 算法仿真与对比实验分析 | 第48-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一种快速运动场景下的目标跟踪方法 | 第53-60页 |
5.1 目标快速运动问题分析 | 第53-55页 |
5.1.1 改进的KCF跟踪方法对快速运动目标的处理 | 第53-54页 |
5.1.2 光流法对快速运动目标的处理 | 第54-55页 |
5.2 LK-KCF目标跟踪方法 | 第55-57页 |
5.3 算法仿真与对比实验分析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