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4页 |
1.1 引言 | 第15-17页 |
1.2 高Al低密度钢 | 第17-18页 |
1.3 δ-TRIP钢的发展及组织性能机理 | 第18-29页 |
1.3.1 TRIP辅助钢的发展 | 第18-19页 |
1.3.2 δ-TRIP钢的发展 | 第19-21页 |
1.3.3 δ-TRIP钢组织演变 | 第21-26页 |
1.3.4 δ-TRIP钢强韧性机理 | 第26-28页 |
1.3.5 δ-TRIP钢电阻点焊性能 | 第28-29页 |
1.4 QP钢工艺特点、碳配分及强韧性机理 | 第29-31页 |
1.4.1 QP钢工艺特点 | 第29-30页 |
1.4.2 QP钢的碳配分 | 第30-31页 |
1.4.3 QP钢的强韧性机理 | 第31页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1-34页 |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1-32页 |
1.5.2 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第2章 一种新型的淬火-回火&配分工艺 | 第34-52页 |
2.1 引言 | 第34页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4-37页 |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4-35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50页 |
2.3.1 淬火-回火热处理实现碳配分强韧化 | 第37-45页 |
2.3.2 δ-QP钢配分过程铁素体中的碳富集 | 第45-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3章 δ-QP钢配分过程中组织结构演变及元素配分研究 | 第52-70页 |
3.1 引言 | 第52页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52-55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2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52-5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9页 |
3.3.1 热轧及退火组织分析 | 第55-57页 |
3.3.2 淬火-回火&配分热处理组织结构演变 | 第57-60页 |
3.3.3 淬火-回火&配分过程的XRD及APT分析 | 第60-67页 |
3.3.4 元素配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奥氏体形成过程中的相变体积变化机理研究 | 第70-81页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71-72页 |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71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2-79页 |
4.3.1 点阵参数及热力学计算 | 第72-76页 |
4.3.2 初始组织及加热膨胀分析 | 第76-78页 |
4.3.3 加热过程的组织演变分析 | 第78-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5章 高Al钢加热奥氏体相变行为研究 | 第81-90页 |
5.1 引言 | 第81页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81-83页 |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81-82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3-88页 |
5.3.1 Al对热轧初始组织的影响 | 第83-84页 |
5.3.2 Al对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84-86页 |
5.3.3 Al对相变驱动力及加热速度敏感性的影响 | 第86-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6章 κ珠光体脆性机理及球化韧性改善方法 | 第90-107页 |
6.1 引言 | 第90页 |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90-91页 |
6.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90-91页 |
6.2.2 实验方法 | 第91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6页 |
6.3.1 κ珠光体的脆性机理研究 | 第91-95页 |
6.3.2 球化热处理及球化显微组织 | 第95-102页 |
6.3.3 球化热处理对于韧性的改善 | 第102-10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作者简介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