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第2章 非饱和土特性分析 | 第12-27页 |
·非饱和土含水量 | 第12-14页 |
·体积含水量的影响因素 | 第13页 |
·非饱和土含水量的直接量测 | 第13-14页 |
·体积含水量方程估计方法 | 第14页 |
·体积压缩系数(M_v) | 第14-15页 |
·非饱和渗透系数 | 第15-17页 |
·渗透系数的定义 | 第15-16页 |
·渗透系数方程估计方法 | 第16-17页 |
·土体材料性质对渗流的影响分析 | 第17-25页 |
·SEEP/W程序简介 | 第18页 |
·饱和渗透系数(k_(sat))对渗流的影响 | 第18-21页 |
·进气值(AVE)对渗流的影响分析 | 第21-22页 |
·体积含水量坡度对渗流的影响 | 第22-24页 |
·残余体积含水量的变化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 第27-42页 |
·非饱和土的强度理论 | 第27-29页 |
·Mohr-Coulomb破坏准则 | 第27-28页 |
·非饱和土破坏准则 | 第28-29页 |
·非饱和土的变形理论 | 第29-30页 |
·线弹性本构模型 | 第29-30页 |
·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30页 |
·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 第30-36页 |
·考虑基质吸力影响的简化Bishop法 | 第31-32页 |
·考虑基质吸力影响的简化Janbu法 | 第32-33页 |
·考虑基质吸力影响的简化Morgenstern-Price法 | 第33-35页 |
·普遍极限平衡分析法(GLE法) | 第35-36页 |
·非饱和土边坡强度折减分析方法 | 第36-40页 |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算例分析 | 第37-39页 |
·非饱和土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降雨入渗作用下均质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42-54页 |
·边坡降雨入渗机制 | 第42-46页 |
·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单元法格式 | 第43-44页 |
·降雨入渗边界 | 第44-45页 |
·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分析原理 | 第45-46页 |
·降雨入渗数值分析 | 第46-53页 |
·计算模型、边界与初始条件 | 第46-47页 |
·孔隙水压力分布 | 第47-49页 |
·含水量分布 | 第49-51页 |
·降雨作用下边坡的瞬态稳定性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降雨入渗对层状土边坡降雨入渗分析 | 第54-72页 |
·降雨入渗引起的双层土边坡破坏 | 第54-55页 |
·MOORE入渗模型简介 | 第55-57页 |
·修正MOORE入渗模型 | 第57-58页 |
·层状土入渗数值分析 | 第58-67页 |
·表层土渗透系数较大(K_2第59-65页 | |
·K_1第59-61页 | |
·K_2第61-62页 | |
·降雨入渗率分析 | 第62-63页 |
·降雨强度-持时-入渗深度关系 | 第63-64页 |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分析 | 第64-65页 |
·表层土渗透系数较小(K_2>K_1) | 第65-67页 |
·实例分析 | 第67-71页 |
·模型建立及参数 | 第67-68页 |
·分析结果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降雨入渗诱发滑坡破坏预测分析 | 第72-79页 |
·降雨入渗过程的一维土柱模拟分析 | 第72-74页 |
·降雨入渗诱发滑坡破坏深度计算 | 第74-76页 |
·用孔隙水压力表示滑坡破坏深度 | 第76页 |
·降雨诱发滑坡破坏预测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