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Wells-Dawson型多阴离子的金属—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40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金属-氧簇合物简介第12-14页
    1.3 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第14-16页
        1.3.1 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的结构第14-15页
        1.3.2 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15-16页
    1.4 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6-27页
        1.4.1 饱和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第16-22页
        1.4.2 缺位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第22-27页
    1.5 金属-有机配体修饰的金属-氧簇合物的研究进展第27-38页
        1.5.1 金属-有机含氮配体修饰的金属-氧簇合物第28-34页
        1.5.2 金属-有机羧基配体修饰的金属-氧簇合物第34-36页
        1.5.3 金属-有机混合配体修饰的金属-氧簇合物第36-38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成果第38-40页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8-39页
        1.6.2 本课题主要成果第39-40页
第二章 实验原理、方法和药品第40-44页
    2.1 实验原理第40页
    2.2 实验方法第40-41页
        2.2.1 X-射线单晶衍射(X-Ray)第40页
        2.2.2 元素分析(ElementAnalysis)第40-41页
        2.2.3 红外光谱(IR)第41页
        2.2.4 紫外-可见光谱(UV)第41页
        2.2.5 X-射线粉末衍射(PXRD)第41页
        2.2.6 电化学分析(CV)第41页
        2.2.7 热重分析(TGA)第41页
        2.2.8 气相色谱分析(GasChromatography)第41页
    2.3 实验药品第41-44页
第三章 过渡金属-单配体配合物修饰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第44-84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化合物1-9的合成方法第45-47页
    3.3 化合物1-9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第47-51页
    3.4 化合物1-9的结构与表征第51-82页
        3.4.1 化合物1和2的结构与表征第51-58页
        3.4.2 化合物3-5的结构与表征第58-67页
        3.4.3 化合物6和7的结构与表征第67-76页
        3.4.4 化合物8和9的结构与表征第76-82页
    3.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四章 铜-有机混合配体配合物修饰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第84-112页
    4.1 引言第84-85页
    4.2 化合物10-16的合成方法第85-86页
    4.3 化合物10-16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第86-89页
    4.4 化合物10-16的结构与表征第89-109页
        4.4.1 化合物10-13的结构与表征第89-96页
        4.4.2 化合物14的结构与表征第96-99页
        4.4.3 化合物15和16的结构与表征第99-109页
    4.5 本章小结第109-112页
第五章 苯甲酸或2,6-吡啶二羧酸配合物修饰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第112-130页
    5.1 引言第112-113页
    5.2 化合物17-19的合成方法第113-114页
    5.3 化合物17-19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第114-115页
    5.4 化合物17-19的结构与表征第115-128页
        5.4.1 化合物17的结构与表征第115-118页
        5.4.2 化合物18和19的结构与表征第118-128页
    5.5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30-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50页
作者简介第150页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第150-152页
致谢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下水磁共振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及双余度接收系统研究
下一篇:一种新型1,2-苯二炔前体参与的芳环三官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