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第一章 靶向CKIP-1 基因调控BMSCs的 microRNA的筛选与鉴定 | 第18-35页 |
1.1 引言 | 第18-20页 |
1.2 材料和方法 | 第20-29页 |
1.2.1 生物信息学网址和相关软件 | 第20页 |
1.2.1.1 生物信息学相关网址 | 第20页 |
1.2.1.2 生物信息学软件 | 第20页 |
1.2.2 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 | 第20页 |
1.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0-22页 |
1.2.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和鉴定方法 | 第22-23页 |
1.2.4.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 | 第22页 |
1.2.4.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法) | 第22-23页 |
1.2.5 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 | 第23页 |
1.2.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页 |
1.2.5.2 实验方法 | 第23页 |
1.2.6 筛选候选miRNA | 第23-29页 |
1.2.6.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25页 |
1.2.6.2 方法 | 第25-29页 |
1.2.6.2.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 | 第25-29页 |
1.3 结果 | 第29-32页 |
1.3.1 生物信息学预测候选miRNA | 第29页 |
1.3.2 提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第29-30页 |
1.3.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 | 第30页 |
1.3.4 验证筛选候选miRNA | 第30-32页 |
1.4 讨论 | 第32-34页 |
1.5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二章 let-7i-5p通过调控CKIP-1 基因对BMSCs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第35-50页 |
2.1 引言 | 第35-37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37-44页 |
2.2.1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7页 |
2.2.2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 | 第37-41页 |
2.2.2.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2.2.2.2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2.2.3 细胞转染 | 第41-44页 |
2.2.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1-42页 |
2.2.3.2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2.2.3.3 细胞转染分组处理方法 | 第42-44页 |
2.3 结果 | 第44-48页 |
2.3.1 干扰CKIP-1 表达可显著促进BMSCs成骨分化 | 第44-45页 |
2.3.2 let-7i-5p可调控大鼠BMCs细胞的成骨分化 | 第45-47页 |
2.3.3 let-7i-5p靶向CKIP-1 基因 | 第47-48页 |
2.4 讨论 | 第48-49页 |
2.5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三章 靶向抑制miR-98-5p表达促进骨形成过程的研究 | 第50-72页 |
3.1 引言 | 第50-52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52-62页 |
3.2.1 实验动物及分组处理方法 | 第52-53页 |
3.2.2 仪器和实验材料 | 第53-55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55-62页 |
3.2.3.1 单侧股骨横向骨切开并髓内钉固定模型鼠的构建 | 第55-56页 |
3.2.3.2 小鼠尾悬吊骨质疏松组模型的构建 | 第56-57页 |
3.2.3.4 放射学分析(X射线) | 第57页 |
3.2.3.5 小鼠股骨样本收集及处理 | 第57页 |
3.2.3.6 骨组织HE染色切片 | 第57-58页 |
3.2.3.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mRNA | 第58-60页 |
3.2.3.8 骨组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WB) | 第60-61页 |
3.2.3.9 股骨三点弯曲力学加载 | 第61页 |
(1)加载样本和仪器预处理 | 第61页 |
(2)样本加载方法 | 第61页 |
3.2.3.10 骨组织样本Micro-CT扫描 | 第61-62页 |
(1)骨组织样本处理 | 第61页 |
(2)实验仪器 | 第61-62页 |
3.3 结果 | 第62-69页 |
3.3.1 骨折模型:MiR-98-5p高表达组(antago-miR-98-5p)对比NC组(antago-NC)和空白组(Ctr)骨折后21 天的X线分析结果 | 第62页 |
3.3.2 骨折模型:MiR-98-5p高表达组对比NC组和空白组骨折后21 天的组织学检测结果 | 第62-63页 |
3.3.3 骨折模型:MiR-98-5p高表达组对比NC组和空白组骨折后21 天后CKIP-1 基因的表达结果 | 第63-64页 |
3.3.4 骨折模型:MiR-98-5p高表达组对比NC组和空白组骨折后21 天后miR-98-5p和成骨标记基因的表达结果 | 第64-66页 |
3.3.5 尾悬吊模型:MiR-98-5p高表达组对比NC组和空白组悬吊28 天三点弯曲力学加载分析结果 | 第66-67页 |
3.3.6 尾悬吊模型:MiR-98-5p高表达组对比NC组和空白组悬吊28 天Mirco-CT扫描分析结果 | 第67-69页 |
3.4 讨论 | 第69-71页 |
3.5 结论 | 第71-7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1-82页 |
主要简历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