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植物Lon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1 蓝莓Fe营养代谢 | 第14-17页 |
1.1 蓝莓Fe吸收机制 | 第14-15页 |
1.2 蓝莓Fe吸收机制 | 第15-16页 |
1.3 缺Fe胁迫下植物ROS的产生 | 第16-17页 |
2 植物细胞抗氧化机制及Lon蛋白酶对蛋白质质量的控制作用 | 第17页 |
3 Lon蛋白酶结构 | 第17-18页 |
4 Lon蛋白酶的功能作用 | 第18-20页 |
4.1 Lon蛋白酶在微生物和哺乳动物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4.2 Lon蛋白酶在植物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蓝莓VcLon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 第22-32页 |
1 前言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2.1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2.2 试剂和材料 | 第23页 |
2.3 RNA提取 | 第23页 |
2.4 cDNA的合成 | 第23页 |
2.5 VcLon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24页 |
2.6 VcLon1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24-25页 |
2.7 缺Fe胁迫对蓝莓的影响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3.1 蓝莓不同组织及缺Fe处理下总RNA的提取 | 第26页 |
3.2 蓝莓VcLon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6-27页 |
3.3 同源性比对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28页 |
3.4 缺Fe胁迫下蓝莓形态观察、氧化水平分析 | 第28-29页 |
3.5 蓝莓VcLon1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第29-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本氏烟遗传转化研究VcLon1的功能 | 第32-45页 |
1 前言 | 第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2.1 植物材料 | 第32-33页 |
2.2 载体和菌株 | 第33页 |
2.3 试剂 | 第33页 |
2.4 蓝莓VcLon1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4页 |
2.5 VcLon1遗传转化本氏烟 | 第34-35页 |
2.6 缺Fe胁迫处理对VcLon1转基因本氏烟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3.1 蓝莓VcLon1-pSH737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3.2 VcLon1转化本氏烟抗性植株的检测 | 第37-38页 |
3.3 逆境胁迫对VcLon1转化本氏烟生长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VcLon1对本氏烟氧化水平的影响 | 第39-41页 |
3.5 VcLon1对本氏烟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第41-42页 |
3.6 VcLon1对本氏烟叶绿体结构、功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RNAi沉默本氏烟研究NbLon1的基因功能 | 第45-57页 |
1 前言 | 第4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2.1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2.2 载体和菌株 | 第45-46页 |
2.3 试剂 | 第46页 |
2.4 烟草NbLon1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2.5 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本氏烟 | 第47页 |
2.6 缺Fe胁迫处理对NbLon1 RNAi本氏烟生长的影响 | 第47-4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3.1 NbLon1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 | 第48-49页 |
3.2 NbLon1 RNAi转化本氏烟抗性植株的检测 | 第49页 |
3.3 缺Fe胁迫对NbLon1 RNAi本氏烟生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 缺Fe胁迫对NbLon1 RNAi本氏烟氧化水平的影响 | 第50-52页 |
3.5 缺Fe胁迫对NbLon1 RNAi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 第52-53页 |
3.6 缺Fe胁迫对NbLon1 RNAi叶绿体结构、功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1页 |
1 研究结论 | 第57-59页 |
1.1 Lon1蛋白酶对缺铁耐性的作用 | 第57页 |
1.2 Lon1蛋白酶在维持叶绿体形态、结构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 第57-58页 |
1.3 Lon1蛋白酶可以调控氧化蛋白水平 | 第58页 |
1.4 Lon1蛋白酶对调控叶绿体中的抗氧化酶活有重要作用 | 第58-59页 |
2 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