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水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第17-30页 |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第17-18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8-19页 |
2.3 气候特点 | 第19页 |
2.4 区域地质 | 第19-22页 |
2.5 水文地质概况 | 第22-28页 |
2.6 社会经济 | 第28-30页 |
3 水资源评价 | 第30-62页 |
3.0 水资源分区 | 第30-31页 |
3.0.1 流域分区 | 第30-31页 |
3.0.2 行政分区 | 第31页 |
3.1 河流水系 | 第31-32页 |
3.2 降水、蒸发与径流 | 第32-52页 |
3.2.1 降水 | 第32-47页 |
3.2.2 蒸发 | 第47-48页 |
3.2.3 径流 | 第48-52页 |
3.3 地表水资源量 | 第52-54页 |
3.3.1 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3.3.2 计算结果 | 第53-54页 |
3.4 地下水资源量 | 第54-57页 |
3.4.1 均衡计算分区 | 第54-55页 |
3.4.2 计算结果 | 第55-57页 |
3.5 水资源总量 | 第57-58页 |
3.6 水资源可利用量 | 第58-60页 |
3.7 水资源质量 | 第60-62页 |
4 鹤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62-70页 |
4.1 供水工程及供水现状 | 第62-68页 |
4.1.1 地表水供水工程 | 第62-65页 |
4.1.2 地下水供水工程 | 第65-66页 |
4.1.3 供水现状 | 第66-68页 |
4.2 用水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68-69页 |
4.2.1 2015年用水情况 | 第68页 |
4.2.2 用水趋势分析 | 第68-69页 |
4.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总结 | 第69-70页 |
5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70-80页 |
5.1 需水预测 | 第70-77页 |
5.1.1 预测原则 | 第70页 |
5.1.2 预测依据 | 第70-76页 |
5.1.3 预测结果 | 第76-77页 |
5.2 可供水量预测 | 第77-78页 |
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78-80页 |
6 水资源综合规划 | 第80-99页 |
6.1 节水规划 | 第80-81页 |
6.1.1 农业节水 | 第80页 |
6.1.2 工业节水 | 第80页 |
6.1.3 生活节水 | 第80页 |
6.1.4 非常规水源利用 | 第80-81页 |
6.2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规划 | 第81-82页 |
6.2.1 民生水利工程 | 第81页 |
6.2.2 蓄水工程 | 第81页 |
6.2.3 水系连通工程 | 第81-82页 |
6.2.4 灌区工程 | 第82页 |
6.2.5 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 | 第82页 |
6.3 水资源保护 | 第82-93页 |
6.3.1 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 | 第82-84页 |
6.3.2 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 第84-88页 |
6.3.3 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 | 第88-89页 |
6.3.4 地下水资源保护 | 第89-90页 |
6.3.5 水资源保护监测系统和能力建设 | 第90-91页 |
6.3.6 水资源保护综合管理 | 第91-93页 |
6.4 饮用水源地保护 | 第93-95页 |
6.4.1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保护 | 第93-94页 |
6.4.2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 | 第94-95页 |
6.5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 | 第95-99页 |
6.5.1 水生态及重要生境现状 | 第95页 |
6.5.2 生态基流及敏感生态需水 | 第95-96页 |
6.5.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 第96-99页 |
7 总结与展望 (提炼结论与认识) | 第99-101页 |
7.1 总结 | 第99-100页 |
7.2 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