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能利用、水电站工程论文--水电站建筑与设备论文--运转、管理论文

“一库两调”巨型水电站源网协调方法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第8-11页
        1.2.1 水电长期调度研究进展第8-9页
        1.2.2 水电短期调度研究进展第9-10页
        1.2.3 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研究进展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1-14页
2 研究工程背景第14-23页
    2.1 溪洛渡第14-15页
    2.2 浙江电网第15-18页
        2.2.1 负荷特性第15-17页
        2.2.2 电源特性第17-18页
    2.3 广东电网第18-21页
        2.3.1 负荷特性第19-21页
        2.3.2 电源特性第21页
    2.4 源网协调可行性分析第21-22页
        2.4.1 负荷互补特性分析第21-22页
        2.4.2 水电站来水分析第22页
    2.5 小结第22-23页
3 溪洛渡水电站与受端梯级水电站长期协调方法第23-34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数学模型第23-28页
        3.2.1 目标函数第23-24页
        3.2.2 约束条件第24-26页
        3.2.3 求解方法第26-28页
    3.3 实例验证第28-33页
    3.4 结论第33-34页
4 基于调峰指标的多电网调峰调度方法研究第34-45页
    4.1 引言第34页
    4.2 电网调峰压力及其量化指标第34-37页
        4.2.1 电网调峰压力第34-35页
        4.2.2 电网调峰压力指标第35-37页
    4.3 基于调峰指标的调峰模型构建第37-40页
        4.3.1 目标函数第37-38页
        4.3.2 约束条件第38-40页
        4.3.3 求解方法第40页
    4.4 实例验证第40-44页
    4.5 结论第44-45页
5 水电站日负荷优化分配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第45-57页
    5.1 引言第45-46页
    5.2 数学模型第46-48页
        5.2.1 目标函数第46页
        5.2.2 约束条件第46-48页
    5.3 基于多项式技术的MINLP模型第48-51页
    5.4 实例验证第51-55页
    5.5 小结第55-5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6.1 总结第57-58页
    6.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5-66页
致谢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梯级水电站群中长期优化调度的多Agent进化算法研究
下一篇:考虑风储一体化运行风险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