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仿刺参的养殖现状和病害研究 | 第11-12页 |
1.2 硫氧还蛋白(TRX)系统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抗氧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第14页 |
1.3.2 过氧化氢酶(CAT) | 第14-15页 |
1.3.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 第15页 |
1.3.4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 | 第15-16页 |
1.4 仿刺参的先天性免疫系统 | 第16-17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21页 |
第二章 仿刺参AJTRX基因的克隆与时空表达分析 | 第21-4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1.2 细菌培养及样品收集 | 第22-23页 |
2.1.3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2.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24页 |
2.1.5 引物设计 | 第24-25页 |
2.1.6 总R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2.1.7 AjTRX基因第一链cDNA链的合成 | 第26-27页 |
2.1.8 3 ’RACE和5’RACE | 第27页 |
2.1.9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27-28页 |
2.1.10 AjTRX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第28-29页 |
2.1.11 序列分析 | 第29页 |
2.1.12 AjTRX基因cDNA的合成 | 第29-30页 |
2.1.13 AjTRX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第30页 |
2.2 结果 | 第30-38页 |
2.2.1 总RNA提取结果 | 第30-31页 |
2.2.2 AjTRX基因的RACE扩增结果 | 第31-32页 |
2.2.3 AjTRX基因的菌落PCR鉴定 | 第32页 |
2.2.4 AjTRX基因cDNA的全长及其序列分析 | 第32-34页 |
2.2.5 AjTRX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和进化分析 | 第34-36页 |
2.2.6 AjTRX基因组织分布 | 第36-37页 |
2.2.7 灿烂弧菌刺激后体腔细胞中AjTRX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37-38页 |
2.3 讨论 | 第38-42页 |
第三章 仿刺参类硫氧还蛋白的活性分析 | 第42-5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3.1.1 材料 | 第43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3-44页 |
3.1.3 重组蛋白引物的设计 | 第44页 |
3.1.4 AjTRX重组蛋白(rAJTRX)的表达和纯化 | 第44-45页 |
3.1.5 rAJTRX的SDS-PAGE,复性和浓度测定 | 第45-47页 |
3.1.6 rAJTRX的活性检测 | 第47页 |
3.1.7 统计分析 | 第47页 |
3.2 结果 | 第47-49页 |
3.2.1 SDS-PAGE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3.2.2 抗氧化性结果说明 | 第48-49页 |
3.3 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仿刺参AJTRX基因的功能验证 | 第51-6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6页 |
4.1.1 主要试剂 | 第52-53页 |
4.1.2 仿刺参体腔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53-54页 |
4.1.3 体外及体内miRNA干扰 | 第54-55页 |
4.1.4 干扰效率分析 | 第55-56页 |
4.1.5 ROS生成量的测定 | 第56页 |
4.2 结果 | 第56-60页 |
4.2.1 总RNA的提取 | 第56-57页 |
4.2.2 AjTRX基因体外干扰效率的分析 | 第57-58页 |
4.2.3 AjTRX基因体内干扰效率的分析 | 第58页 |
4.2.4 AjTRX基因体外干扰对ROS生成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5 AjTRX基因体内干扰对ROS生成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 讨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