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高管激励还是利益输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回顾第12-15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2-13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5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5-17页
    1.4 研究方法与局限第17-18页
第2章 企业股权激励概述第18-26页
    2.1 股权激励特点及类型第18-19页
        2.1.1 股权激励概念与特点第18页
        2.1.2 股权激励模式第18-19页
    2.2 股权激励动机第19-21页
        2.2.1 提高企业业绩第20页
        2.2.2 实现股东与管理者利益一致第20页
        2.2.3 留住并吸引人才第20-21页
        2.2.4 约束经管者短视行为第21页
    2.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制度规范第21-23页
        2.3.1 股票期权数量第21-22页
        2.3.2 股权行权时间的限制第22页
        2.3.3 授予业绩条件第22页
        2.3.4 行权条件第22-23页
        2.3.5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第23页
    2.4 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发展历程第23-26页
        2.4.1 起步阶段第24页
        2.4.2 规范阶段第24-26页
第3章 公司概况第26-36页
    3.1 公司发展与历史沿革第26-28页
        3.1.1 公司简介第26-27页
        3.1.2 发展历程第27-28页
    3.2 组织结构与股权结构第28-32页
        3.2.1 组织结构第28-29页
        3.2.2 股权结构第29-32页
    3.3 产品经营与市场状况第32-34页
        3.3.1 产品生产与销售第32-33页
        3.3.2 产品市场竞争第33-34页
    3.4 财务与利润分配现状第34-36页
        3.4.1 财务现状第34页
        3.4.2 利润分配现状第34-36页
第4章 案例背景第36-46页
    4.1 公司发展困境第36-37页
        4.1.1 外部市场竞争压力第36页
        4.1.2 内部股权结构不合理第36-37页
    4.2 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第37-39页
        4.2.1 提升公司业绩第37-38页
        4.2.2 防止被恶意收购第38页
        4.2.3 高管控制公司重大决策第38-39页
    4.3 公司股权激励设计第39-41页
        4.3.1 股票来源、数量与激励对象第39页
        4.3.2 行权价格第39页
        4.3.3 有效期与授权日第39-40页
        4.3.4 可行权日与行权条件第40页
        4.3.5 期权数量与价格调整第40-41页
    4.4 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及市场反应第41-46页
        4.4.1 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第41-43页
        4.4.2 实施后的市场反应第43-46页
第5章 案例分析第46-61页
    5.1 行权条件与行权价格第46-47页
        5.1.1 行权条件宽松第46-47页
        5.1.2 行权价格过低第47页
    5.2 对财务业绩的影响第47-51页
        5.2.1 税后净利润逐年上升第48-49页
        5.2.2 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第49页
        5.2.3 每股收益逐年上升第49-50页
        5.2.4 净资产收益率不稳定第50-51页
    5.3 股权结构与行权第51-56页
        5.3.1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持股第51-54页
        5.3.2 管理层行权第54-56页
    5.4 股利分配第56-61页
        5.4.1 现金股利分配第57-58页
        5.4.2 送转股第58-61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61-66页
    6.1 研究结论第61-64页
        6.1.1 行权条件过低使高管更易获利第61页
        6.1.2 选择公告日压低行权价格第61-62页
        6.1.3 业绩有上升趋势第62页
        6.1.4 增加持股比例使达到经营者控制第62-63页
        6.1.5 股东分红减少以保持高管期权价值第63-64页
        6.1.6 刻意选择行权日获取更高收益第64页
    6.2 研究启示第64-66页
        6.2.1 赋予股东薪酬话语权与方案否决权第65页
        6.2.2 规定行权次数与数量、限制过低的行权价格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河(大伙房水库)上游水源地生态补偿市场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财务重述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基于JJST公司和SZHLX公司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