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中国兽医学论文--中兽医药物学论文

鸡肠道乳杆菌发酵中药制剂及其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符号说明及缩写词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8页
    1.1 中药发酵概述第18-23页
        1.1.1 中药发酵的定义第18页
        1.1.2 中药发酵的作用和机理第18-21页
        1.1.3 中药发酵在家禽业的应用第21-23页
        1.1.4 中药发酵技术的展望第23页
    1.2 新城疫概述第23-26页
        1.2.1 新城疫病毒病原学特征第24页
        1.2.2 新城疫流行情况第24页
        1.2.3 新城疫临床变化及病理表现第24页
        1.2.4 新城疫疫苗研究概述第24-26页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SPF鸡肠道不同肠段原始菌群的多样性分析第28-40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材料第28页
    2.3 方法第28-29页
        2.3.1 样品采集第28页
        2.3.2 构建文库第28-29页
        2.3.3 OTU分析第29页
        2.3.4 数据统计第29页
        2.3.5 序列拼接第29页
    2.4 结果第29-37页
        2.4.1 样品OTU统计第29-30页
        2.4.2 OTU Venn图分析第30页
        2.4.3 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其丰度第30-35页
        2.4.4 物种多样性分析第35-37页
    2.5 小结第37-40页
        2.5.1 SPF白来航母鸡肠道微生物组成第37-38页
        2.5.2 SPF白来航母鸡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第38-40页
第三章 鸡肠道优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特性研究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材料第40-41页
        3.2.1 菌种来源第40页
        3.2.2 培养基第40-41页
        3.2.3 菌种鉴定用试剂盒及分子生物学试剂第41页
        3.2.4 实验仪器第41页
    3.3 方法第41-43页
        3.3.1 肠道细菌采样与分离纯化第41页
        3.3.2 显微镜镜检第41-42页
        3.3.3 生化鉴定第42页
        3.3.4 16S rDNA鉴定第42页
        3.3.5 分离菌的生长曲线及pH值测定第42页
        3.3.6 耐酸耐胆盐试验第42页
        3.3.7 抗菌性能第42-43页
    3.4 结果第43-48页
        3.4.1 染色结果第43-44页
        3.4.2 鉴定结果第44-45页
        3.4.3 乳酸菌的生长情况及pH值变化第45-46页
        3.4.4 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活性第46-47页
        3.4.5 乳酸菌的抗菌活性第47-48页
    3.5 讨论第48-50页
    3.6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乳杆菌发酵中药及中药有效成分的变化第52-66页
    4.1 前言第52页
    4.2 材料第52-53页
        4.2.1 药材第52页
        4.2.2 对照品第52页
        4.2.3 菌种第52-53页
        4.2.4 培养基和试剂第53页
        4.2.5 实验仪器第53页
    4.3 方法第53-55页
        4.3.1 中药提取液制备第53页
        4.3.2 单味中药的乳酸菌发酵第53-54页
        4.3.3 中药提取液发酵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定性)第54-55页
        4.3.4 金栀板青溶液与乳杆菌混合发酵第55页
        4.3.5 金栀板青溶液发酵前后的pH值和绿原酸含量第55页
    4.4 结果第55-62页
        4.4.1 金银花提取液发酵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第55-56页
        4.4.2 栀子提取液发酵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第56-58页
        4.4.3 板蓝根提取液发酵前后告依春的变化第58-59页
        4.4.4 金栀板青溶液对乳杆菌的影响第59-60页
        4.4.5 中药发酵溶液的pH值和绿原酸含量变化第60-62页
        4.4.6 中药发酵小试工艺第62页
    4.5 讨论第62-64页
        4.5.1 中药对鸡源乳酸菌的抑制作用第62-63页
        4.5.2 中药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第63-64页
    4.6 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发酵中药对鸡的安全性试验研究第66-74页
    5.1 前言第66页
    5.2 材料第66-67页
        5.2.1 试验药品第66页
        5.2.2 实验动物第66-67页
        5.2.3 试剂第67页
        5.2.4 实验仪器第67页
    5.3 方法第67-69页
        5.3.1 急性毒性试验第67-68页
        5.3.2 亚慢性毒性试验第68页
        5.3.3 临床应用安全性试验第68-69页
    5.4 结果第69-72页
        5.4.1 急性毒性第69页
        5.4.2 亚慢性毒性第69-70页
        5.4.3 商品肉鸡临床安全性第70-72页
    5.5 讨论第72页
        5.5.1 中药发酵制剂的毒性第72页
        5.5.2 中药发酵制剂对商品肉鸡的安全性第72页
    5.6 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发酵中药对新城疫的抗病毒效果研究第74-82页
    6.1 前言第74页
    6.2 材料第74页
        6.2.1 试验药品第74页
        6.2.2 病毒第74页
        6.2.3 实验动物第74页
        6.2.4 其它第74页
    6.3 方法第74-76页
        6.3.1 NDV Lasota株的复壮及效价测定第75页
        6.3.2 试验药品对鸡胚的安全性第75页
        6.3.3 鸡胚接种第75页
        6.3.4 血凝试验第75-76页
        6.3.5 SPF鸡分组第76页
        6.3.6 鸡攻毒的方法第76页
    6.4 结果第76-79页
        6.4.1 安全浓度测定结果第76页
        6.4.2 抗病毒效果第76-79页
    6.5 讨论第79-81页
        6.5.1 中药在鸡胚水平的抗病毒效果和安全性第79页
        6.5.2 中药抗病毒机理第79-80页
        6.5.3 中药发酵对中药抗病毒作用的影响第80页
        6.5.4 中药发酵对预防和治疗鸡ND的作用第80-81页
    6.6 小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下一篇:桑树耐低磷胁迫性能及相关基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