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页岩气重点分布区现今地应力特征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1.1.1 题目来源 | 第7页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页岩气研究及勘探开发概况 | 第8-10页 |
1.3 国内外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4-16页 |
1.5.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4-15页 |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第16-23页 |
2.1 研究区位置 | 第16页 |
2.2 地层特征 | 第16-19页 |
2.3 构造特征 | 第19-23页 |
第3章 单井地应力测量 | 第23-46页 |
3.1 原位水压致裂法测量 | 第23-30页 |
3.1.1 原位水压致裂法基本原理 | 第23-25页 |
3.1.2 ST1井原位水压致裂法测量结果 | 第25-30页 |
3.2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测量 | 第30-41页 |
3.2.1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基本原理 | 第30-33页 |
3.2.2 ST1井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测量结果 | 第33-36页 |
3.2.3 TX1井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测量结果 | 第36-37页 |
3.2.4 FC1井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测量结果 | 第37-41页 |
3.3 声波测井法测量 | 第41-43页 |
3.3.1 声波测井法基本原理 | 第41页 |
3.3.2 AY1井声波测井法测量结果 | 第41-43页 |
3.4 其他方法 | 第43-46页 |
第4章 黔北地区现今地应力分布特征 | 第46-52页 |
4.1 地应力大小 | 第46-49页 |
4.2 主应力方向 | 第49-51页 |
4.3 水平应力差异系数 | 第51-52页 |
第5章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52-59页 |
5.1 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 第52-53页 |
5.2 地质模型与边界条件确定 | 第53-55页 |
5.2.1 建立地质模型 | 第53-54页 |
5.2.2 岩石力学参数及边界条件 | 第54-55页 |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