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火驱动因子及模型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林火驱动因子与概率模型的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1.3.2 森林火险区划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提取 | 第16-26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17页 |
2.1.1 地貌特征 | 第16页 |
2.1.2 气候条件 | 第16页 |
2.1.3 森林资源 | 第16-17页 |
2.1.4 社会经济及交通情况 | 第17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17-22页 |
2.2.1 林火数据 | 第18页 |
2.2.2 气象类因子数据 | 第18-20页 |
2.2.3 非气象类因子数据 | 第20-22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2-26页 |
2.3.1 随机点的创建 | 第22页 |
2.3.2 气象数据提取 | 第22-23页 |
2.3.3 植被、地形数据提取 | 第23页 |
2.3.4 社会经济数据提取 | 第23-24页 |
2.3.5 人为基础设施数据提取 | 第24-2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3.1 多重共线性诊断 | 第26页 |
3.2 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 第26-27页 |
3.3 随机森林算法 | 第27-28页 |
3.4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第28-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45页 |
4.1 模型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29-30页 |
4.2 气象类因子对林火发生的影响 | 第30-34页 |
4.2.1 逻辑斯蒂模型识别重要驱动因子 | 第30-31页 |
4.2.2 随机森林算法识别重要驱动因子 | 第31-32页 |
4.2.3 模型预测精度比较 | 第32-34页 |
4.3 非气象类因子对林火发生的影响 | 第34-36页 |
4.3.1 逻辑斯蒂模型识别重要驱动因子 | 第34页 |
4.3.2 随机森林算法识别重要驱动因子 | 第34-35页 |
4.3.3 模型预测精度比较 | 第35-36页 |
4.4 综合因子对林火发生的影响 | 第36-40页 |
4.4.1 基于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的林火预测建模 | 第36-37页 |
4.4.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林火预测建模 | 第37-39页 |
4.4.3 模型预测精度比较 | 第39-40页 |
4.5 基于林火概率模型的黑龙江省森林火险区划 | 第40-43页 |
4.6 讨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