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3.简要评述 | 第14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4-15页 |
2.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1.研究的创新 | 第15-16页 |
2.研究的不足 | 第16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政府购买服务 | 第16-17页 |
2.居家养老服务 | 第17页 |
3.风险评估 | 第17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公共物品理论 | 第17-18页 |
2.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二、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 第19-30页 |
(一)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背景 | 第19-21页 |
1.政府供给养老服务的不足 | 第19-20页 |
2.居家养老服务的比较优势 | 第20页 |
3.多主体互动传承“家文化” | 第20-21页 |
(二)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 第21-28页 |
1.乌海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21-23页 |
2.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23-28页 |
(三)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成效 | 第28-29页 |
1.初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 第28页 |
2.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28页 |
3.缓解紧张的就业压力 | 第28-29页 |
(四)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风险评估的意义 | 第29-30页 |
1.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 第29页 |
2.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 第29页 |
3.提高风险应对实效 | 第29-30页 |
三、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第30-44页 |
(一)风险因素识别 | 第30-36页 |
1.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30-32页 |
2.风险识别方法的选取 | 第32页 |
3.风险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 | 第36-38页 |
1.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 | 第36-37页 |
2.风险评估方法的选取 | 第37-38页 |
(三)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第38-44页 |
1.方法构思 | 第38页 |
2.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3页 |
3.模糊综合评价 | 第43-44页 |
四、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风险分析 | 第44-59页 |
(一)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风险的基础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1.问卷的发放与信息的采集 | 第44-45页 |
2.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45-46页 |
(二)各层次指标权重计算 | 第46-52页 |
1.指标筛选 | 第46-48页 |
2.权重的确定 | 第48-51页 |
3.合成权重的确定 | 第51-52页 |
(三)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52-57页 |
1.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 第52-55页 |
2.评估结果总结 | 第55-57页 |
(四)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成因分析 | 第57-59页 |
1.风险监管效果有待加强 | 第57页 |
2.风险共担机制尚不健全 | 第57-58页 |
3.市场不完善诱发多重风险 | 第58页 |
4.服务队伍专业水平低 | 第58-59页 |
五、乌海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风险应对策略 | 第59-63页 |
(一)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 第59-60页 |
1.健全法律体系 | 第59-60页 |
2.强化监督机制 | 第60页 |
(二)建立多元主体风险分担机制 | 第60-61页 |
1.政府主导 | 第60-61页 |
2.社会参与 | 第61页 |
(三)做精明的市场买家 | 第61-62页 |
1.科学分析市场供需 | 第61-62页 |
2.促进实现供需平衡 | 第62页 |
(四)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 第62-63页 |
1.建立起规范的管理队伍 | 第62-63页 |
2.建立起专职的服务队伍 | 第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件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