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刑制度的宪法学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六、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中国死刑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死刑的刑法学研究 | 第15-18页 |
一、死刑研究的刑法学路径 | 第15-16页 |
二、死刑存废的几种观点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死刑研究的宪法学路径 | 第18-22页 |
一、死刑与人权 | 第18-19页 |
二、死刑与生命权 | 第19-20页 |
三、死刑的酷刑观 | 第20-21页 |
四、死刑与平等权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对目前死刑研究状况的评析 | 第22-25页 |
一、囿于刑事政策理论的研究 | 第22-23页 |
二、死刑研究要回归宪法学价值层面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生命权是一项宪法性权利 | 第25-35页 |
第一节 生命权概述 | 第25-27页 |
一、何为生命权 | 第25-26页 |
二、生命权的主体 | 第26-27页 |
三、生命权的内容 | 第27页 |
第二节 生命权是人权保障的核心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生命权是人的尊严的应有之义 | 第28-33页 |
一、我国宪法上的人格尊严 | 第28-29页 |
二、人格尊严与人的尊严的关系辨析 | 第29-31页 |
三、生命权是人的尊严的基本内容 | 第31-33页 |
第四节 生命权存在的自然法基础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5-54页 |
第一节 我国死刑制度合宪性与否的问题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域外国家死刑合宪性与否的研究 | 第36-45页 |
一、韩国死刑制度的合宪性审查 | 第36-37页 |
二、日本死刑制度的合宪性审查 | 第37-39页 |
三、美国死刑制度的合宪性审查 | 第39-42页 |
四、德国对死刑的态度 | 第42-43页 |
五、死刑的违宪判决,南非法院1995年死刑违宪案 | 第43-44页 |
六、域外国家死刑合宪性问题上的启示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我国死刑制度合宪性与否的判断 | 第45-48页 |
一、生命权不是绝对性的权利 | 第45-46页 |
二、生命权可合法地被剥夺 | 第46-48页 |
第四节 我国死刑设置和司法适用中的问题 | 第48-54页 |
一、过多的死刑罪名宽泛限制了生命权 | 第48-51页 |
二、司法适用死刑中存在冤假错案 | 第51页 |
三、死刑设置及适用中违反了平等权 | 第51-52页 |
四、死刑的判决会受到舆论的影响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我国死刑制度的规制 | 第54-66页 |
第一节 限制死刑符合宪法基本价值 | 第54-57页 |
一、限制死刑符合世界人权发展的潮流 | 第54-55页 |
二、限制死刑符合人的尊严的要求 | 第55-56页 |
三、限制死刑契合宪法生命权的价值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死刑的立法限制 | 第57-61页 |
一、消减不必要的死刑罪名 | 第57-59页 |
二、生命权的限制要符合比例原则 | 第59-60页 |
三、将生命权写进宪法中 | 第60-61页 |
第三节 死刑的司法限制 | 第61-66页 |
一、死刑判决中要考虑宪法价值 | 第61-63页 |
二、建立死刑案件自动上诉制度 | 第63-64页 |
三、延长死刑执行等待期间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