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第2章 媒体舆论引导力及其相关原理 | 第18-27页 |
| ·舆论及媒体舆论引导力概念和特征 | 第18-20页 |
| ·舆论的内涵和外延 | 第18页 |
| ·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内涵和外延 | 第18-19页 |
| ·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多维性 | 第19-20页 |
| ·舆论引导力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公共传播理论 | 第20-21页 |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2页 |
| ·社会责任理论 | 第22-23页 |
| ·政府监管理论 | 第23-24页 |
| ·提升媒体舆论引导力的现实必要性 | 第24-27页 |
| ·社会结构变动与多元化舆论兴起 | 第24-25页 |
| ·公民参与意识加强与新媒体崛起 | 第25-27页 |
| 第3章 我国媒体舆论引导力的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 ·提升媒体舆论引导力基本成效 | 第27-29页 |
| ·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 第27-28页 |
| ·政府部门开始重视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力 | 第28页 |
| ·主流媒体实力不断增强 | 第28-29页 |
| ·媒体舆论引导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 第29-31页 |
| ·缺乏调查便下结论 | 第29-30页 |
| ·某些政府部门对媒体舆论引导重堵轻疏 | 第30页 |
| ·某些媒体议程设置出现失误 | 第30页 |
| ·网络媒体言论随意性大 | 第30-31页 |
| ·媒体舆论引导力不足的原因 | 第31-34页 |
| ·对媒体舆论引导规律研究不够 | 第31页 |
| ·某些政府部门媒体舆论引导意识淡漠 | 第31-32页 |
| ·对新媒体舆论监管法律缺失 | 第32-34页 |
| 第4章 国内媒体舆论引导经验与启示 | 第34-38页 |
| ·汶川大地震媒体舆论引导工作经验总结 | 第34-36页 |
| ·汶川大地震媒体舆论引导案例 | 第34-35页 |
| ·汶川大地震媒体舆论引导经验和启示 | 第35-36页 |
| ·全国两会媒体舆论引导经验借鉴 | 第36-38页 |
| ·全国两会媒体舆论引导案例 | 第36页 |
| ·全国两会媒体舆论引导经验和启示 | 第36-38页 |
| 第5章 提升媒体舆论引导力对策建议 | 第38-51页 |
| ·坚持正确的媒体舆论导向原则 | 第38-43页 |
| ·党管媒体原则 | 第38-39页 |
| ·正确舆论导向原则 | 第39页 |
| ·真实性原则 | 第39-40页 |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40-43页 |
| ·提高政府部门对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的认识 | 第43-45页 |
| ·主动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 第43-44页 |
| ·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44-45页 |
| ·政府督促媒体提升舆论引导技巧 | 第45-48页 |
| ·协调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 | 第45-47页 |
| ·注重“首因效应”抢占话语制高点 | 第47页 |
| ·围绕舆论导向和公众关注点设置议程 | 第47-48页 |
| ·加强政府部门对媒体舆论引导工作的监管 | 第48-51页 |
| ·加快制定和通过《新闻法》 | 第48-49页 |
| ·成立节目监评机构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