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约定限制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8-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三、相关研究综述第9-10页
        (一)约定限制和法定限制的关系第9页
        (二)限制转让约定的性质第9-10页
        (三)不同形式约定限制的问题第10页
    四、研究方法第10-11页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1-12页
第一章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之约定限制的理论基础第12-19页
    第一节 股权转让条款存在约定的空间第12-15页
        一、《公司法》第71条不具有强制性第12-13页
        二、章程的自治属性第13-14页
        三、其他形式的约定限制第14-15页
    第二节 有限公司具有人合性和资合性第15-17页
    第三节 契约自由原则在公司法中的体现第17页
    第四节 股权转让法定限制的不完善第17-19页
第二章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约定限制的类型化分析第19-24页
    第一节 禁止或强制股份转让第19-20页
        一、相关案例第19页
        二、有效性分析第19-20页
    第二节 限制转让的期限第20-21页
        一、相关案例第20-21页
        二、有效性分析第21页
    第三节 限制受让人资格第21-22页
        一、相关案例第21页
        二、有效性分析第21-22页
    第四节 限制转让的份额第22-23页
        一、相关案例第22页
        二、有效性分析第22-23页
    第五节 限制转让的程序第23-24页
        一、相关案例第23页
        二、有效性分析第23-24页
第三章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约定限制合法性的判断标准第24-35页
    第一节 约定限制与公司法规定的关系第24-27页
        一、公司法规范与章程之间关系的一般原理第24-25页
        二、限制股权内部转让的约定与公司法相关规定的关系第25-26页
        三、限制股东同意权的约定与公司法相关规定的关系第26页
        四、限制优先购买权的约定与公司法相关规定的关系第26-27页
    第二节 限制股权转让的法律形式区别第27-29页
        一、章程与章程修正案的效力第27-28页
        二、未使用章程形式之约定限制的效力第28-29页
    第三节 比较法上判定“合理限制”的标准第29-33页
        一、“实质不可转让标准”的局限性第29页
        二、比较法中强制转让下的自治界限第29-31页
        三、“非明显不合理”标准和知情者要求的借鉴第31-33页
    第四节 我国股权转让约定限制合法性判定标准的确立第33-35页
结语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后记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独立董事与股权激励的兼容性问题研究
下一篇: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