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不等厚三层板电阻点焊的工艺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4-1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1页 |
1.5 文章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铝合金电阻点焊的机理 | 第23-31页 |
2.1 铝合金电阻点焊的机理 | 第23-26页 |
2.1.1 铝合金电阻点焊的形成机理 | 第23-24页 |
2.1.2 铝合金电阻点焊的特性 | 第24-25页 |
2.1.3 影响接头质量的工艺参数 | 第25-26页 |
2.2 铝合金电阻点焊的质量评价及质量缺陷 | 第26-29页 |
2.2.1 点焊接头的质量评价 | 第26-28页 |
2.2.2 点焊接头的质量缺陷及失效形式 | 第28-29页 |
2.3 铝合金三层板焊接的特性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铝合金三层板点焊预压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31-4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1-32页 |
3.3 有限元平衡方程的建立 | 第32-33页 |
3.4 本构方程 | 第33-36页 |
3.4.1 有限元方法介绍 | 第33-34页 |
3.4.2 弹塑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4-35页 |
3.4.3 仿真软件ABAQUS介绍 | 第35-36页 |
3.5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6-39页 |
3.5.1 网格的划分 | 第37页 |
3.5.2 材料属性 | 第37页 |
3.5.3 分析步设置 | 第37-38页 |
3.5.4 相互作用设置 | 第38页 |
3.5.5 边界条件与载荷设置 | 第38-39页 |
3.6 球形电极和锥形电极预压阶段仿真结果的比较 | 第39-40页 |
3.6.1 球形电极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 第39页 |
3.6.2 锥形电极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 第39-40页 |
3.7 两种电极预压状态下接触应力分布的比较 | 第40-42页 |
3.8 电极压力对预压状态下塑性应变分布的影响 | 第42-4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铝合金不等厚三层板焊接的工艺研究 | 第45-60页 |
4.1 铝合金三层板电阻点焊正交试验设计 | 第45-48页 |
4.1.1 正交实验的介绍 | 第45页 |
4.1.2 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45-46页 |
4.1.3 试验方案 | 第46-48页 |
4.1.4 接头质量评判标准 | 第48页 |
4.2 熔核成型质量分析 | 第48-51页 |
4.3 力学性能试验 | 第51-56页 |
4.4 参数对压痕深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带胶对铝合金三层板点焊的影响研究 | 第60-66页 |
5.1 问题描述 | 第60页 |
5.2 带胶点焊介绍 | 第60-61页 |
5.3 带胶与不带胶焊接的比较试验 | 第61-65页 |
5.3.1 试验方案 | 第61-62页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