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三维地质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等值面提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 第16-20页 |
2.1 三维地质建模理论体系 | 第16-17页 |
2.2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介绍 | 第17-19页 |
2.2.1 基于体模型的建模方法 | 第17-18页 |
2.2.2 基于面模型的建模方法 | 第18-19页 |
2.3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对比 | 第19-20页 |
第3章 基于轮廓线重构的地质体构建 | 第20-30页 |
3.1 轮廓线建模方法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3.2 基于轮廓线建模常用方法 | 第21-28页 |
3.2.1 最短对角线法 | 第21-22页 |
3.2.2 同步前进法 | 第22-23页 |
3.2.3 最大体积法与最小表面积法 | 第23-25页 |
3.2.4 切开-缝合法 | 第25-27页 |
3.2.5 分支处理 | 第27-28页 |
3.3 基于轮廓线建模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第4章 基于属性体数据的复杂地质体构建 | 第30-40页 |
4.1 基本原理及流程 | 第30-32页 |
4.1.1 基本原理 | 第30页 |
4.1.2 基本流程 | 第30-32页 |
4.2 四维函数的构造 | 第32-33页 |
4.3 属性值的确定 | 第33-36页 |
4.3.1 点与轮廓线之间的关系判断 | 第33-35页 |
4.3.2 点到轮廓线的距离 | 第35-36页 |
4.4 生成属性体数据 | 第36-40页 |
第5章 复杂地质体数据的预处理 | 第40-49页 |
5.1 属性数据体的插值 | 第40页 |
5.2 常用的插值算法 | 第40-47页 |
5.2.1 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 | 第40-41页 |
5.2.2 B样条插值算法 | 第41-44页 |
5.2.3 克里格插值算法 | 第44-47页 |
5.3 实验结果及对比 | 第47-49页 |
第6章 对属性数据体提取等值面 | 第49-63页 |
6.1 等值面提取基本流程 | 第49-50页 |
6.2 等值面提取常用算法 | 第50-56页 |
6.2.1 Marching Cubes方法 | 第50-53页 |
6.2.2 Marching Tetrahedra方法 | 第53-55页 |
6.2.3 剖分立方体方法 | 第55-56页 |
6.3 利用CGAL提取等值面 | 第56-60页 |
6.3.1 CGAL概述 | 第56页 |
6.3.2 提取等值面 | 第56-60页 |
6.4 生成地质块体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