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10-11页 |
1.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1 副猪嗜血杆菌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1.1 副猪嗜血杆菌病概述 | 第11页 |
1.1.2 副猪嗜血杆菌生存环境及Cpx系统 | 第11-12页 |
1.2 细菌生存环境及Cpx系统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1.2.1 有毒代谢物质 | 第12-13页 |
1.2.2 抗生素 | 第13页 |
1.2.3 宿主环境 | 第13-14页 |
1.2.4 Cpx系统诱导因子 | 第14-15页 |
1.2.5 Cpx系统结构及调控基因 | 第15-17页 |
1.2.6 Cpx系统与碱性pH | 第17页 |
1.2.7 Cpx系统与生物被膜形成 | 第17页 |
1.2.8 Cpx系统与铜稳态 | 第17-18页 |
1.3 基因yccA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3.材料与方法 | 第20-3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0-26页 |
3.1.1 菌株和质粒载体 | 第20页 |
3.1.2 基本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20页 |
3.1.3 酶类和试剂盒 | 第20-21页 |
3.1.4 凝胶电泳相关试剂和溶液 | 第21页 |
3.1.5 蛋白纯化相关溶液 | 第21-22页 |
3.1.6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3.1.7 引物 | 第23-2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6-34页 |
3.2.1 副猪嗜血杆菌复苏和培养 | 第26页 |
3.2.2 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页 |
3.2.3 荧光定量 | 第26-27页 |
3.2.4 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 | 第27-28页 |
3.2.5 yccA缺失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8-30页 |
3.2.6 自然转化筛选基因缺失株JS0135ΔyccA::kan | 第30页 |
3.2.7 yccA缺失株PCR鉴定 | 第30页 |
3.2.8 C-yccA互补质粒构建 | 第30-33页 |
3.2.9 缺失株JS0135ΔyccA::kan生物学研究 | 第33-34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4.1 温度对Cpx双组份系统的影响 | 第34页 |
4.2 氯化钾对Cpx双组份系统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 庆大霉素对Cpx双组份系统的影响 | 第35页 |
4.4 红霉素对Cpx双组份系统的影响 | 第35-36页 |
4.5 低浓度铁对Cpx双组份系统的影响 | 第36页 |
4.6 低浓度铜对Cpx双组份系统影响 | 第36-37页 |
4.7 乙醇/丙酮对Cpx双组份系统影响 | 第37页 |
4.8 低浓度铜刺激下内膜相关基因荧光定量 | 第37-39页 |
4.9 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结果 | 第39-40页 |
4.9.1 蛋白CpxR结合序列分析 | 第39页 |
4.9.2 蛋白CpxR表达纯化 | 第39-40页 |
4.9.3 蛋白CpxR与基因启动子结合 | 第40页 |
4.10 重组自杀质粒的构建 | 第40-41页 |
4.11 缺失株JS0135ΔyccA::kan的鉴定 | 第41页 |
4.12 缺失株JS0135ΔyccA::kan生物学研究 | 第41-44页 |
4.12.1 不同pH条件下生长情况 | 第41-42页 |
4.12.2 生物被膜形成实验 | 第42-43页 |
4.12.3 铜敏感实验 | 第43-44页 |
5.讨论 | 第44-47页 |
5.1 Cpx系统激活的诱导因子 | 第44-46页 |
5.2 基因yccA功能研究 | 第46页 |
5.3 Cpx调控基因yccA对副猪嗜血杆菌铜耐受的可能性机制 | 第46-47页 |
5.4 Cpx调控基因yccA后续研究展望 | 第47页 |
6.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