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门土遗址关键部位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土体抗拉特性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土遗址关键部位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1.5 本章小节 | 第22-23页 |
2 新郑门土遗址概况 | 第23-29页 |
2.1 新郑门土遗址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第23页 |
2.2 新郑门土遗址历史及现状 | 第23-24页 |
2.3 新郑门土遗址建造特点 | 第24-25页 |
2.4 新郑门土遗址环境特征 | 第25-26页 |
2.5 新郑门土遗址地层岩性特征 | 第26-28页 |
2.6 新郑门土遗址水文地质条件 | 第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土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 第29-41页 |
3.1 土样的制备 | 第29-31页 |
3.2 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 第31-36页 |
3.2.1 单轴拉伸试验 | 第31-33页 |
3.2.2 三轴直接拉伸试验 | 第33-36页 |
3.3 抗拉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0-41页 |
4 有关摩尔-库伦模型的讨论 | 第41-49页 |
4.1 土体常用本构模型介绍 | 第41-45页 |
4.2 摩尔-库伦模型的讨论 | 第45-47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47-49页 |
5 土遗址关键部位稳定性分析 | 第49-75页 |
5.1 土遗址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9-65页 |
5.1.1 基于有限元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9-61页 |
5.1.2 极限平衡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 第61-65页 |
5.2 土遗址柱子干缩开裂现象分析 | 第65-73页 |
5.2.1 基于有限元的柱子干缩开裂现象分析 | 第66-73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73-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