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0.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0.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0.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0.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0.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0.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0.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7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0.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0.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0.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1 财政分权下政府行为与环境污染的理论框架分析 | 第20-27页 |
1.1 财政分权理论 | 第20-23页 |
1.1.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 第20-21页 |
1.1.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 第21-22页 |
1.1.3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 | 第22-23页 |
1.2 环境污染治理的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1.2.1 外部性理论 | 第23页 |
1.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3-24页 |
1.2.3 产权理论 | 第24页 |
1.3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政府行为与环境污染的作用机制 | 第24-27页 |
1.3.1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 第24-25页 |
1.3.2 财政分权影响环境污染的中介机制 | 第25-27页 |
2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 第27-38页 |
2.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27-30页 |
2.1.1 指标选取 | 第27-29页 |
2.1.2 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2.2 省级面板数据检验 | 第30-33页 |
2.2.1 模型构建 | 第30页 |
2.2.2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2.3 分地区差异性检验 | 第33-38页 |
2.3.1 区域划分 | 第33-34页 |
2.3.2 实证过程 | 第34-37页 |
2.3.3 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8-43页 |
3.1 地方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3.1.1 环境治理投入力度不强 | 第38-39页 |
3.1.2 地方政府环保税费体系有待完善 | 第39-40页 |
3.1.3 财政分权下环境污染治理区域性差异较大 | 第40-41页 |
3.2 加剧地方环境污染程度的原因 | 第41-43页 |
3.2.1 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 | 第41页 |
3.2.2 政府官员政治晋升机制不完善 | 第41-42页 |
3.2.3 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 | 第42-43页 |
4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促进地方环境改善的建议 | 第43-47页 |
4.1 健全财政收支管理制度 | 第43-44页 |
4.1.1 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 | 第43页 |
4.1.2 完善环境保护税费体系 | 第43页 |
4.1.3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第43-44页 |
4.2 完善地方政府环保绩效考核机制 | 第44-45页 |
4.2.1 地方政府环保绩效考核主体多元化 | 第44页 |
4.2.2 地方政府污染治理考核指标要科学化 | 第44-45页 |
4.3 完善环境治理体制,提高环境治理效率 | 第45-47页 |
4.3.1 完善环境污染治理法律制度体系 | 第45页 |
4.3.2 建立环境污染跨界治理机制 | 第45页 |
4.3.3 加强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监督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