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板蓝根有效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及其不同产地的主成分分析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4-31页
    参考文献第25-31页
第二章 板蓝根有效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第31-61页
    1 化合物的具体信息第32-37页
    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37-57页
    3 实验部分第57-60页
        3.1 仪器与材料第57-58页
        3.2 提取与分离第58-59页
        3.3 提取分离流程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第三章 不同产地板蓝根的主成分分析第61-99页
    第一节 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第61-68页
        1 仪器与试药第61-62页
            1.1 仪器第61页
            1.2 试药及试剂第61-62页
        2 测定方法第62-63页
            2.1 色谱条件第62页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62页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62页
            2.4 方法学考察第62-63页
            2.5 样品测定第6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3-67页
        4 小结第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第二节 核苷类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第68-80页
        1 仪器与试药第69页
            1.1 仪器第69页
            1.2 试药与试剂第69页
        2 测定方法第69-72页
            2.1 色谱条件第69-70页
            2.2 质谱条件第70-71页
            2.3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71页
            2.4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71页
            2.5 方法学考察第71-72页
            2.6 样品测定第7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2-76页
        4 小结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第三节 氨基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第80-93页
        1 仪器与试药第80-81页
            1.1 仪器第80-81页
            1.2 试药及试剂第81页
        2 测定方法第81-84页
            2.1 色谱条件第81-82页
            2.2 质谱条件第82-83页
            2.3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83页
            2.4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83页
            2.5 方法学考察第83页
            2.6 样品测定第83-84页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8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84-89页
        4 小结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第四节 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第93-99页
        1 仪器与试药第93页
            1.1 仪器第93页
            1.2 试药及试剂第93页
        2 实验方法第93-95页
            2.1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93页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93-94页
            2.3 测定方法第94页
            2.4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94页
            2.5 方法学考察第94-9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95-98页
        4 小结第98页
        参考文献第98-99页
第四章 吲哚-3-乙腈-6-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第99-108页
    1 仪器与试药第99-100页
        1.1 仪器第99-100页
        1.2 试药及试剂第100页
        1.3 实验动物第100页
    2 实验方法第100-103页
        2.1 色谱条件第100页
        2.2 质谱条件第100页
        2.3 血浆样品预处理第100页
        2.4 工作曲线的制备第100页
        2.5 方法学考察第100-102页
        2.6 血浆样品采集与处理第102-103页
        2.7 吲哚-3-乙腈-6-O-β-D-吡葡萄糖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计算第103页
    3 结果和讨论第103-106页
    4 小结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8页
结语第108-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附图第112-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分析
下一篇:灯盏细辛注射液及其咖啡酰奎宁酸成分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