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一、研究的创新 | 第13页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理论回顾 | 第14-17页 |
一、投资对贸易的替代效应 | 第14-15页 |
二、投资对贸易的互补效应 | 第15-16页 |
三、投资对贸易效应不确定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一、从东道国角度:IFDI的贸易效应研究 | 第17-19页 |
二、从投资母国角度:OFDI的贸易效应研究 | 第19-20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双向FDI对贸易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22-27页 |
第一节 双向FDI对贸易的数量影响机制 | 第22-25页 |
一、IFDI的贸易数量效应 | 第22-24页 |
二、OFDI的贸易数量效应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双向FDI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机制 | 第25-27页 |
一、IFDI的贸易结构效应 | 第26页 |
二、OFDI的贸易结构效应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双向FDI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 第27-37页 |
第一节 中国IFDI的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一、中国IFDI的存量与速度 | 第27-28页 |
二、中国IFDI的行业流向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中国OFDI的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一、中国OFDI的存量与速度 | 第29-30页 |
二、中国OFDI的行业流向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速度 | 第31-32页 |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变化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双向FDI与中国贸易增长、结构变化的关系 | 第33-37页 |
一、IFDI与中国贸易增长、结构变化的关系 | 第33-35页 |
二、OFDI与中国贸易增长、结构变化的关系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双向FDI对中国贸易增长和结构变化的实证研究 | 第37-58页 |
第一节 模型设定与相关指标说明 | 第37-40页 |
一、模型设定 | 第37-38页 |
二、相关指标说明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双向FDI对中国贸易数量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40-52页 |
一、实证研究路径 | 第40页 |
二、平稳性检验 | 第40-43页 |
三、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43-45页 |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第45-50页 |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50-52页 |
六、研究小结 | 第52页 |
第三节 双向FDI对中国贸易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52-58页 |
一、实证研究路径 | 第52-53页 |
二、平稳性检验 | 第53页 |
三、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53-54页 |
四、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第54-56页 |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56-57页 |
六、研究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剖析与对策建议 | 第58-67页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结论及其成因分析 | 第58-62页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二、结论的成因分析 | 第59-62页 |
第二节 双向FDI对中国贸易增长与结构变化的对策建议 | 第62-67页 |
一、政府层面 | 第62-65页 |
二、企业层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