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3-51页 |
1.1 引言 | 第23-24页 |
1.2 2,5-二甲基呋喃研究背景 | 第24-29页 |
1.2.1 2,5-二甲基呋喃概述 | 第24-25页 |
1.2.2 5-羟甲基糠醛加氢制备2,5-二甲基呋喃概述 | 第25-29页 |
1.3 γ-戊内酯研究背景 | 第29-33页 |
1.3.1 γ-戊内酯概述 | 第29-30页 |
1.3.2 γ-戊内酯合成路线 | 第30-33页 |
1.4 糠醇研究背景 | 第33-35页 |
1.4.1 糠醇概述 | 第33页 |
1.4.2 糠醛加氢制备糠醇概述 | 第33-35页 |
1.5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研究背景 | 第35-38页 |
1.5.1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组成和结构 | 第35-36页 |
1.5.2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特性和制备方法 | 第36-37页 |
1.5.3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37-38页 |
1.6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38-39页 |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5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51-59页 |
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51-53页 |
2.2 样品表征 | 第53-57页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第53页 |
2.2.2 等离子耦合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 第53页 |
2.2.3 有机元素分析 | 第53页 |
2.2.4 低温氮气吸脱附测试 | 第53页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53-54页 |
2.2.6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54页 |
2.2.7 高角环形暗场像-扫描透射电镜(HADDF-STEM) | 第54页 |
2.2.8 程序升温还原分析(H_2-TPR) | 第54-55页 |
2.2.9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TPD) | 第55页 |
2.2.10 碱性位的测定 | 第55页 |
2.2.11 氧气脉冲化学吸附 | 第55页 |
2.2.12 铜表面积及分散度的测定 | 第55-56页 |
2.2.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56页 |
2.2.14 原位红外谱图分析(In situ FTIR) | 第56页 |
2.2.15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第56-57页 |
2.2.16 荧光光谱分析(PL) | 第57页 |
2.3 催化评价 | 第57-59页 |
2.3.1 催化评价装置 | 第57页 |
2.3.2 反应产物分析 | 第57-59页 |
第三章 蒲公英状CoO_x纳米微球负载的RuCo双金属催化剂的构筑及其氢解5-羟甲基糠醛性能研究 | 第59-81页 |
3.1 引言 | 第59-6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1-62页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1页 |
3.2.2 催化性能测试 | 第61-62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2-76页 |
3.3.1 XRD表征 | 第62-63页 |
3.3.2 XPS表征 | 第63-65页 |
3.3.3 PL表征 | 第65页 |
3.3.4 SEM表征 | 第65-66页 |
3.3.5 TEM、HRTEM和HAADF-STEM表征 | 第66-67页 |
3.3.6 H_2-TPR表征 | 第67-68页 |
3.3.7 H_2-TPD表征 | 第68-69页 |
3.3.8 催化剂氢解5-羟甲基糠醛性能研究 | 第69-7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第四章 表面缺陷促进的钌基催化剂的构筑及其转移加氢糠醛性能研究 | 第81-109页 |
4.1 引言 | 第81-8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2-83页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82-83页 |
4.2.2 催化性能测试 | 第83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3-103页 |
4.3.1 XRD表征 | 第83-85页 |
4.3.2 TEM、HRTEM和HAADF-STEM表征 | 第85-87页 |
4.3.3 H_2-TPR表征 | 第87-88页 |
4.3.4 XPS表征 | 第88-92页 |
4.3.5 Raman表征 | 第92页 |
4.3.6 催化转移加氢糠醛性能研究 | 第92-10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第五章 双活性位促进的钌基催化剂的构筑及其转移加氢乙酰丙酸乙酯性能研究 | 第109-131页 |
5.1 引言 | 第109-11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0-111页 |
5.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0-111页 |
5.2.2 催化性能测试 | 第111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4页 |
5.3.1 XRD表征 | 第111-112页 |
5.3.2 TEM、HRTEM和HAADF-STEM表征 | 第112-113页 |
5.3.3 催化转移加氢乙酰丙酸乙酯性能研究 | 第113-118页 |
5.3.4 催化转移加氢乙酰丙酸乙酯机理研究 | 第118-123页 |
5.3.5 催化剂的普适性研究 | 第123-12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1页 |
第六章 氮掺杂、碳修饰铜基催化剂的构筑及其转移氢解5-羟甲基糠醛性能研究 | 第131-157页 |
6.1 引言 | 第131-132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32-133页 |
6.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32-133页 |
6.2.2 催化性能测试 | 第133页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33-150页 |
6.3.1 XRD表征 | 第133-134页 |
6.3.2 SEM、HRTEM和HADDF-STEM表征 | 第134-137页 |
6.3.3 H_2-TPR表征 | 第137-138页 |
6.3.4 CO_2-TPD表征 | 第138-139页 |
6.3.5 py-IR和NH_3-TPD表征 | 第139-140页 |
6.3.6 XPS表征 | 第140-141页 |
6.3.7 催化转移氢解5-羟甲基糠醛性能研究 | 第141-148页 |
6.3.8 催化转移氢解5-羟甲基糠醛机理研究 | 第148-15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50-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57-159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159-16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1-163页 |
致谢 | 第163-165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165-166页 |
附件 | 第166-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