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表面改性的金属双极板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第11-14页
        1.2.1 PEMFC的结构第12页
        1.2.2 PEMFC的工作原理第12-13页
        1.2.3 PEMFC的特点第13-14页
    1.3 双极板第14-15页
        1.3.1 功能及特点第14-15页
        1.3.2 技术指标第15页
        1.3.3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标准第15页
    1.4 双极板材料第15-19页
        1.4.1 石墨第16页
        1.4.2 金属材料第16-18页
        1.4.3 复合材料第18-19页
    1.5 表面改性金属双极板第19-21页
        1.5.1 贵金属第19-20页
        1.5.2 氮化物第20页
        1.5.3 碳化物第20页
        1.5.4 导电聚合物第20-21页
    1.6 常用双极板的表面改性方法第21-23页
        1.6.1 电镀第21页
        1.6.2 化学镀第21页
        1.6.3 物理气相沉积第21-22页
        1.6.4 化学气相沉积第22页
        1.6.5 热扩散第22页
        1.6.6 离子注入第22-23页
    1.7 本文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27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7-33页
    2.1 研究材料第27页
    2.2 电化学分析第27-29页
        2.2.1 动电位极化曲线第28页
        2.2.2 恒电位极化曲线第28-29页
        2.2.3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第29页
        2.2.4 Mott-Schottky曲线第29页
    2.3 组织结构分析第29页
    2.4 改性层形貌及元素分析第29页
    2.5 表面能(接触角)分析第29-30页
    2.6 界面接触电阻测量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第三章 工业纯钛等离子表面Nb合金化第33-53页
    3.1 引言第33-35页
    3.2 实验方法第35-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50页
        3.3.1 组织结构第36-39页
        3.3.2 动电位极化曲线第39-40页
        3.3.3 恒电位极化曲线第40-42页
        3.3.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第42-45页
        3.3.5 Mott-Schottky曲线第45-47页
        3.3.6 界面接触电阻第47-50页
    3.4 小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四章 不锈钢表面化学沉积Ag第53-71页
    4.1 引言第53-54页
    4.2 实验方法第54-58页
        4.2.1 化学试剂和实验设备第54-55页
        4.2.2 基体材料预处理与化学沉积装置第55-56页
        4.2.3 20~第56-5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8-68页
        4.3.1 20~第58-61页
        4.3.2 不锈钢表面Ag改性层组织结构及形貌第61-62页
        4.3.3 不锈钢表面Ag改性层的动电位极化曲线第62-65页
        4.3.4 不锈钢表面Ag改性层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第65-66页
        4.3.5 Ag不锈钢改性层界面接触电阻第66-67页
        4.3.6 不锈钢表面Ag改性层接触角第67-68页
    4.4 小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展望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车组检修部件物流系统仿真优化
下一篇:基于EPR的废旧废弃消费类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研究